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香港同胞从未缺席。”25年来,香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在实践“一国两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不仅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勃勃生机令世界为之赞叹,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以自身发展贡献国家、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挥极点带动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迈向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香港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是大湾区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之一,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形成功能互补、错位竞争、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分工协作格局,推动大湾区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发挥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蝉联全球第二位。香港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等高端科研机构,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发和中介服务机构资源高度集中。伴随着“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深入推进,香港不断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如内地研发计划、科学基金向香港开放,财政科研资金过境使用渠道打通,香港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共享使用内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比如,到2021年,东莞散裂中子源港澳用户占比超过10%,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服务港澳地区用户近200家。粤港澳三地携手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累计建设20家联合实验室;合作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港澳机构或人员参与获奖项目有6项。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参与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纷纷在内地设立孵化转化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发挥金融与专业服务发达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其中服务业是大湾区经济第一大产业。香港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与珠三角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互补协调。尤其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全球超过七成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交易由香港处理;港交所、深交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共同搭建起引领大湾区金融枢纽建设的三个极点,构成大湾区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显著优势。如香港是亚太区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首次公开招股中心,全球排名第二。
发挥高度自由开放、同国际规则顺畅衔接的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国际化优势突出。香港是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在构建我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粤澳共同构成“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在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发挥香港、澳门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如广东在CEPA框架下对港澳实施更短的负面清单,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在通关、市场准入、商事登记、职业资格、行业标准、司法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入推进与香港及国际规则的衔接,形成以大开放促深改革的显著效用。
发挥人文底蕴深厚、创意产业发达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传承光大中华文脉、塑造湾区人文精神。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粤港澳三地秉持高度文化自觉,联合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如早在2009年,粤港澳三地就联合申报,推动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常态化联合开展文物交流展览,联合推出“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等系列专题展览。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在电影、电视剧、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合作推出精品力作。发挥亚洲创意之都的优势,助力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带。实施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等项目,推动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总之,正所谓“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香港依托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将国家所需、湾区所向与自身所长紧密结合,演绎出精彩的香江传奇,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贡献了重要力量,其成功实践有力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