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无数的书,更多的脸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何 晶
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第26届香港书展周二闭幕。官方称,书展共吸引了逾百万人次进场参观;他们还委托独立调查机构,在书展期间抽样访问了场内超800位参观人士。结果显示,将近一半受访者是为了选购最新的出版书籍而来,还有七成受访者是为了选购特价书。按题材分,将近六成受访者会选购小说,依次排下来为旅游书、漫画和文学书籍,受访者的预算平均花费为903港元。
电影
很惭愧地说,这次书展我只花了150港元左右买了一本书——《王家卫的映画世界》,这本书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策划,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因为一位特别的好朋友是王家卫的资深粉,看到后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送人。其实这本书最早问世于2004年,我买下的这本2015修订版在原书基础上重新增补了内容,结构也有所调整。十年间,王家卫完成了两部长片,2007年的《蓝莓之夜》以及2013年的《一代宗师》,期间还修复并重新剪辑了《东邪西毒终极版》(2009),还拍了多部短片和广告片,新版将这十年间王家卫的新动作都做了相应收录。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横移综论”畅谈贯穿王家卫作品的题旨、风格特色及其时代社会背景;第二部分“大写特写”,从首作《旺角卡门》到最新的《一代宗师》,对每部电影做出细读;第三部分“面对面”,不仅有王家卫现身说法,还有杜可风、张叔平、谭家明、刘镇伟、徐皓峰细谈与墨镜王的合作经历,此外,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也在书里谈到了他们眼中的王家卫和王家卫电影。
另一本我想买的书是台湾印刻文学出版的《行云纪:〈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但在准备掏钱的时候,得知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即将出版简体版,又把手中的书放下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谢海盟,1986年生于台北,朱天心和唐诺的女儿,朱天心那本《学飞的盟盟》里的盟盟,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摇身一变成了编剧。书上的自我介绍是这么写的:2009年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穆斯林,女同志,喜欢无用的知识,现职电影编剧与自由写作。
之前戛纳电影节上,短发的谢海盟打扮得像个男孩,首次走到公众面前,很多“朱家三姐妹”的粉丝惊掉了眼镜;这次她的出场也还是一样,褐色外套、军绿色长裤、登山鞋,不说话的时候大多低着脑袋,羞涩而腼腆。但是,说到侯孝贤的时候,她开始变得多话,“我并没有怕他啊,从小就认识了,而且我一直叫他猴子叔叔。”这本书中,她记录了整个团队的创作历程,也写下了舒淇、张震、周韵等演员的幕前幕后。
该书序言的结尾,朱天文写道:在拍摄唐代的聂隐娘故事时,剧组置景问谢海盟:“到底萝卜或玉米可不可以?”海盟说玉米原产于美洲,要传入好歹也待至大航海时代,那是明代之事了。置景人员遂努力藏妥每一根玉米,那是小镇上最大宗的农作物,莽莽湖岸,四处听人吆喝着:“玉米不行,萝卜可以。”细致到这样的地步,想想真是动人,8月27日,揣着银子买票进影院支持《刺客聂隐娘》吧。
历史/社科
虽然书展人多得要命,我在展场转得晕头晕脑的,还是发现了今年书展的一些小特点。在随意逛了逛三联、商务、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几处之后,我发现今年关于香港历史的书籍都扎堆出现了。比如《香港影视业百年》、《香港米业史》、《千针万线──香港成衣工人口述史》、《香港巴士九十年》等等,这些书未必都是今年新出版的作品,但在好几个不同的展位集中出现,还是能吸引一定的目光。
《乡土香港:新界的政治、性别及礼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值得推荐,两位来自美国的人类学学者,于1960年代来到香港元朗新田和夏村居住,近距离观察文氏及邓氏两个宗族的文化传统,从人类学角度探讨当时两个乡村的社会结构、性别差异及宗教礼仪。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坚说,无论对于华南研究还是人类学,这本书都堪称经典。
另一本我觉得有意思的书是台湾卫城出版社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作者史蒂芬·普拉特是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中文名叫裴士锋,也就是《天国之秋》的作者。中国近代史上,反清革命领袖中有一半是湖南人,同盟会中湖南籍成员最多,中共第一届政治局成员有四分之一是湖南人。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
在这本书中,裴士锋提出了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他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生产,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裴士锋追溯十七世纪的湖南隐士王夫之为现代湖南人性格的原型,分析其打破传统窠臼的思想如何影响后代湖南复兴运动;并以一手数据为基础,梳理出上下八十年、纵横三代的湖南学者兼行动主义者的传统文化脉络。从平定太平天国立功的曾国藩使湖南人地位上升开始,一波波的改革运动,到1920年代毛泽东领导湖南独立运动时达到最高潮。
郑宝鸿是香港著名的收藏家,他编著的《此时彼刻:港岛东百年变迁》由香港中华书局推出。香港学者吕大乐评价说:“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并不只是珍贵的老照片、简洁但有力的图片说明,能勾起不少人的回忆,而且也是简明的城市史和社区史──范围以金钟至筲箕湾为界线,拼出港岛北岸的城市景观。一百二十多组往年今日的比照,展现金钟及以东的港岛变迁。”
另外,《储安平传》、《文革十年日记》这几本书的关注度也比较高。
音乐
大概由于本届香港书展设有“词情达意:香港粤语流行歌词半世纪”展览,关于流行音乐的书籍也都扎堆而抢眼。比如《词中物:香港流行歌词探赏》、《谭咏麟走过的银河岁月》、《卢国沾词评选》、《快乐可以很简单:音乐全才陈奂仁》等等,《香港歌剧史:回顾卢景文制作四十年》、《辛苦种出花锦绣:品味唐涤生〈帝女花〉》这类与乐曲相关的书籍也摆在一旁。
《词中物:香港流行歌词探赏》(三联书店香港)的作者朱耀伟是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书展期间他也以港乐歌词为主题做了一场演讲。在这本书中,他按历史、填词人、文本分析等不同的角度阐释香港流行歌词,也对香港词坛的现象做出分析。他分析的主题很有意思,比如词人对歌词究竟有多少主导权、流行曲有什么广告功能、卡拉OK对乐坛又有何影响、自虐式情歌为何流行等等。
周耀辉和高伟云合著,王睿翻译的《多重奏:香港流行音乐声像的全球流动》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这本书横跨香港四十年历史,以流行音乐为脉络,尝试书写关于香港记忆、身份、语言和政治的纪录。两位作者从歌词书写、视像制造、粉丝文化、唱片公司、表演场馆等流行音乐产业的场域切入,试图逐步展现和分析香港流行音乐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各个环节。
《广东爆谷——小克歌词壹至壹佰》(上)则是香港三联书店借书展推出的新书,我亲眼看到一位女生一口气买下五本,排在她身后的男生也一次买了三本。小克是香港作词人,他把自己写的歌词视为“粒粒皆辛苦”的“作物”,这本书是他对自己头一百件作物的记录和解释。有人说,要解释就“唔型”,但小克认为,这是一个“你不解释就无人珍惜”的年代,所以他认为 “越解释,越型!”确实,如果不是他这么解释一番,大概没人能理解书名吧。
文学
2013年底,夏志清离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邀请刘绍铭教授对《中国现代小说史》进行全面勘误和订正,并收入缅怀夏先生的文字数篇,在今年推出了新版,以示对夏志清先生的纪念。也斯老师的学生曾卓然编选的《也斯的散文艺术》,收录了不少友人和其他评论家对也斯的评论文章,遗憾的是,书未出版时,也斯老师已离开人世,这本书也可视作对也斯的怀念。
天地图书在本次书展上集中推出《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试图用代表性作家展现一代香港文学风貌。选集包括也斯卷、董启章卷、黄碧云卷、刘以鬯卷等——只是有些尴尬,在人潮涌动的会场,这一区的读者稀少得让人不免感慨。
董桥老先生每年书展都会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一本新书,今年也不例外。在《字里相逢》中,他煮字炖句,慢火捻熬,把世故人情化成一纸秋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爱玲说》也是这届书展上颇受关注的书,作者刘绍铭和张爱玲有过直接往来,这本书收录了他近年来关于张爱玲的文章精选,张迷们自然要收纳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