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港味”主题大热 回溯城市成长路
中新社香港7月16日电 题:香港书展“港味”主题大热回溯城市成长路
作者卢哲杨晓霞
第25届香港书展16日开幕,30个国家及地区的570家参展商与数以万计的读者共享文化盛宴。今年书展“港味”浓郁,山水、建筑、老街坊都成为书本的主角,共同讲述香港的成长故事。
“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图中男女泛舟的地方,现已填海成了大路。”泛黄的封面、竖版的印刷,被誉为“香港旅游书鼻祖”的《香港指南》近八十年后原版复印得到不小关注。这本由香港考古学家陈公哲在1938年撰写的“指南”,包含了当年的香港广告、旧照并描绘了彼时的风土人情。“连电车班次及票价、食肆地址都写清楚,原汁原味地还原当时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市场营销部副经理莫逸风介绍,“书中还教授简单的粤语词,说明当时来港的游客、新移民市场很大。”
再版的《香港指南》很快引起书商的关注,有内地书商当场预定,“因为珍贵的资料类书籍非常有市场。”
“以前香港人都不好意思去游泳,因为要穿泳衣嘛,后来风气开放,公共泳池就变成街坊交流的地方了。”三联书店(香港)助理经理林雅芝正在向读者介绍一本关于香港游泳史的书,从游泳的变迁看香港的变化,“其中许多街坊人物的小故事,能带来怀旧温情的小感动。”
“香港专题”书籍在今年书展中都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香港知名出版商分别推出了逾10种以香港为主题的书籍。“今年数量特别多,”莫逸风介绍,“并且我们也会把这些书带去台北和北京的书展,作为香港的特色。”
今年的“港味书籍”,有讲述1899年英国人接管新界时,因乡民反抗而触发的战争历史;有述说香港华籍英兵的个人故事;也有1950至1980年代的荷里活道警察宿舍的家庭回忆;有1946年至2011年香港建筑从战后的重建至今的历程,细数公共屋村、市政大厦等香港建筑传奇;也有整本彩色照片,讲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隧道、跨海大桥及货柜码头的生机勃勃;有香港电车110年、巴士90年、铁路100年、海上交通170年的时代故事,亦有香港古桥、花草、旧楼甚至乡议局的往事。
除了展位,还有一条“港岛文学漫步”的展区,余光中、小思等25位作家关于港岛的散文随笔都在此区域展示,配合照片集录影,展现香港岛每寸“变迁和诗意”,而香港本土名人李小龙、倪匡、李碧华、也斯、小思、梅艳芳、陈可辛都成为书展的热门主题……
为何今年“港味”特别浓?“集体回忆吧,”莫逸风说:“很多作者都有抒发的灵感。”
头发花白的张先生正跟太太翻阅《默默向上游——香港五十年代社会影像》,这本书讲述了1950年代大批新移民来港的奋斗故事,“我最喜欢香港老故事,”张先生说,“你看里面那些照片,很熟悉。”对于今年书展众多香港题材的书籍,张先生很满意:“很多后生仔都不了解香港历史,其实到我这个年纪都了解不够。要了解过去,才能知道根在哪里。”
“关于香港的都吸引我。”80后徐小姐在翻阅一本香港填海故事的书,“很多地方都拆掉了,不知道香港以前是什么样子,这些书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来龙去脉很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