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战老兵:8岁从香港走到深圳 进游击队送情报

29.09.2015  11:24
-->

  林珍因大姐林展(相片中人)的缘故,加入游击队。林珍说,姐姐面对日军严刑拷问,也没被屈打成招,是她的偶像。姐姐领着她进抗战队伍,并鼓励她走下去,惜2003年因病辞世,姐妹阴阳相隔。《明报

  中新网9月29日电 6岁应是孩子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时候,但身处战争的孩童则是另一回事。据香港《明报》报道,现年81岁的香港老兵林珍,6岁时正值日本侵华,因目睹在游击队的姐姐被日军虐打,年纪轻轻便决心参战,8岁与家人由香港步行至深圳当通讯员,协助游击队传递纸条,后又在医院协助照顾伤兵至战争完结。

  报道说,国民政府北伐(1926至1928年)时,林珍父亲从黄埔军校毕业参战,惜身体不适提早退役转当教师,1935年,林珍出世,不久父亲便因病离世,一家仅靠林珍母亲执教的私塾维生。林珍自小与3名姐姐及1名哥哥,在母亲的私塾读书,生活简朴。

   目睹大姐被日军虐打 一家加入抗战

  1941年底,林珍前往教堂途中,日军攻打香港,林珍说“生活从此180度改变”。她们一家每天活在战争的恐慌下,三餐不继,母亲无法教书,靠变卖家中物品维持生活。

  1943年,两名日军突然将23岁的大姐林展押回家,声称她偷军票,要搜查寓所。搜索多时虽无发现,但日军仍虐打林展,企图屈打成招。林珍当时瑟缩一角,目睹整个过程,又无力阻止,只得不停饮泣。

  “小时候唱抗战歌,唱到‘从那个悲伤的时候’,不知什么叫‘悲伤’,但那次之后就完全明白。”忆起往事,林珍仍不禁流泪。

  林珍事后才知大姐加入了游击队任情报员,在日本酒店工作,收集情报时被指偷军票。经商量后,林母亦决定加入抗战,保卫国家。

   信件卷成牙签般细小 从未被查

  1943年末,一家从香港九龙步行至深圳大鹏湾港九独立大队,家人分配到不同部门工作。年仅8岁的林珍,被编入通讯部,利用年纪小不易被察觉的优势,在游击队间传送情报,俗称“小鬼通讯员”,同期中只有她一个“小鬼”。为防被人搜出,她将信件卷成牙签般,藏在衣服暗角,每日早出晚归送信。

  林珍指,自己从未被人发现或截查。但有一次送信时,她发烧晕倒路边,迟迟未归队,后来大队长派员将她寻回。村民获悉事件后,将她放在荔枝树上,指荔枝可补身,又给她吃狗肉,指可增强抵抗力,经村民照顾后,林珍身体大有改善。

   无麻醉药 子弹只可硬取

  约半年后,林珍被调到医院照顾伤兵,帮忙清洗纱布、喂伤兵进食等。因没有麻醉药,伤兵身上的子弹只可硬取,当时的惨叫声仍在林珍耳旁回响。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因拆地雷而失明的伤兵,后者鼓励她“打完仗你回香港做白衣天使医我啦”,对方的乐观令林珍决定努力读书。

  1945年停战后,林珍没有当上护士,与母亲返港读书,其后在广州读高中,最后在北京完成大学后,便在内地教书至60岁。退休后冀落叶归根,故返港安享晚年。

  她没有再遇上曾照顾的伤兵,但他们的话令林珍懂得“做人不可以随便放弃”。

  报道说,林珍返港后着力做香港抗战老兵的联谊工作,收集老战士的抗战经历,冀整理成文,供下一代参考。

  抗战后,林珍一家六口各散东西,没有机会聚首一堂,1950年林珍(右二)随哥哥(右一)及母亲(左一)到广州探望姐姐林展(右三),该次见面是停战5年后她首次见到姐姐。《明报》(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