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养老:老人院不能代替家人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电 (实习生陈蔼欣 刘娇)“老豆,去饮茶啦﹗”陈洁美近日推着88岁的父亲陈连进,从老人院到附近的茶餐厅喝茶,沿途有不少的街坊与他们打招呼。
“其实大家都好不愿意送老父去老人院,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但为了父亲的安全和让父亲过得好一点,陈洁美和兄弟姐妹最后还是决定把他送到养老院,院内有24小时的照顾,比较安全,家人又可以安心上班,不用终日挂心。
陈洁美是老人的第四个女儿,据她介绍,老人有七个孩子,可算是儿孙满堂,但各人碍于生活压力和工作需要,并不能全天候照顾父亲。十年前送父亲住进老人院。
带父亲出门前,陈洁美总是要反复检查几遍,帽子、围巾、剪刀、汤匙,害怕忘记要带的东西。“茶餐厅的冷气很足,爸爸年龄大有些受不了,围巾要带。木瓜也要带着,这是他最爱吃的,每天都要吃的。”因为老人两年前中风,消化能力也跟着下降,喂父亲吃饭成了陈洁美的一个“技术活”,“吃的都要剪碎,他才不会噎到”,作为保健员的陈洁美时刻谨记这些细节,也会告诉兄弟姐妹。
陈洁美指,刚开始送父亲住养老院的时候,要事先跟他解释,让他知道送他到老人院并不是要丢弃他,也不是不理他。“我们现在会经常带他出来喝茶,天气好的时候带他逛逛公园”,她笑言,“家人来看他,他会觉得威风,老人院的院友都很羡慕他”。
虽然养老院有专业人员和仪器,但陈洁美认为家人关心还是无可取代的。“护理员的照顾再好,对老人家有多好,也不能代替家人,院舍是帮助你照顾老人家,是因为你没法照顾,才让老人院帮忙,父亲是自己的,自己都要关心。”她觉得,两者身份不一样,就算护理员对老人多好,没有子女关心,老人家心里也是不舒服。
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但陈洁美认为,这些不应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去逛街、旅行就有时间?其实是心意的问题,你不可能24小时都工作,总可抽出时间去看一看老人家。”老人需要的并不多,关心也不在乎形式,有时只要是坐在老人身旁聊聊天,他们都会觉很满足。
父亲中风后影响到言语系统,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他说的我们不明白,但我们说的,他都明白”,陈洁美说,与老人家相处时不仅要多点耐性,还要尊重他们,不要认为他们是没有行为能力的人。“不要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外面很冷或是下大雨,我们都照样带他出去,让他感受一下。”
“我们生出来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父母也会都对子女好,现在即使沟通不了,但他心里是知道的。”
新闻不时有报道私营老人院殴打、虐待老人或照顾不善的情况,她认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些人比较容易冲动,情绪很难控制,最重要的是与院舍沟通,有些时候也要包容一些,毕竟一个护理员要照顾好几个老人家,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友好提醒。
被问到她自己将来会否进老人院,她说“如果能走能动的话,就不会进去,在老人院是群体生活,自由受到限制,想看电视到凌晨也不行。”但如果家人无法照顾,住老人院也无所谓,不希望加重子女的负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