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香江畔那首海风写下的歌——香港回归20年来粤港气象合作掠影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一条深圳河,这边是广东,那边是香港。迈过1997年7月1日,这条河不再是分割骨肉的界线,而成为衔接两地亲情的纽带。
粤港两地受同一天气系统影响,各类气象灾害特别是台风、暴雨常同时降临深圳河两岸。风吹着你也吹着我,雨淋了我也淋了你,这正是粤港间的又一份牵绊。今年6月12日晚,台风“苗柏”在逼近香港西贡时突然转向,最终登陆深圳大鹏湾;而刚刚通过会商准确捕捉“苗柏”行踪的两地气象工作者,来不及休整,就又投入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当中。
20年来,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科研等各领域,两地气象部门合作更为紧密,谱写下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新乐章。
共织观云测天网
香港回归时,在广东大气探测中心工作的杨志健29岁。那时的他,已与香港同行一道多次参与黄茅洲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工作。
黄茅洲,堪称粤港气象合作的“开端”。1985年,在《中英联合声明》发布次年,粤港首个联合建设的自动气象站落成于珠江口外的无人小岛——黄茅洲。
当时,香港天文台需要在香港以南海域、内地管辖范围的一座岛屿上布设气象站点,以此完善对台风等灾害天气的观测站网布局;现代化业务刚刚起步、尚未拥有一座自动气象站的广东气象部门,同样需要丰富观测资料,积累经验。那时,两地合作建站困难重重,却具有历史性意义。
双方商定,自动站设备和维修更新所需器材由香港方面负责,站址基建由广东省气象局负责,定期维护则由双方派员共同完成。然而,黄茅洲远离陆地,岛屿四面皆为峭壁,船舶无法靠近,给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后来,岛上修了直升机停机坪,维修人员可搭飞机上岛。
不过,在香港回归前,香港天文台需要派员携带维修设备进入内地,双方一道租赁民用直升机上岛,不仅耗时费力,安全系数也不高。1996年,一架直升机将自动站维修人员送上岛后,在返程时坠毁,这让杨志健至今想起仍难平悲恸。1997年后,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承担了运输维修人员和设备上岛的任务。自此,杨志健和同事可以到香港赤腊角机场乘机。这样一晃又是20年,从黄茅洲一个站到加上沱泞岛、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共四个合建站顺利运行,再到如今,广东省气象局在珠江三角洲建立的200多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已全部与香港气象部门共享。
此外,粤港澳合作建设闪电定位网络在2005年建成,并推出闪电位置预报服务产品;双方不断深化在南海海洋气象监测领域的合作;包括气象雷达基数据、风廓线观测数据、微波辐射观测数据、探空数据、PM2.5等气象探测数据等也实现了粤港两地共享。杨志健感觉,彼此的手握得更紧了。
精准预报惠及粤港
香港回归时,生长在香港的媒体人黄玮国40岁。他说,末代港督离开那日的瓢泼大雨,至今仍深深印在他脑海之中。
50岁之前,黄玮国住在香港长洲岛,每日要通过渡轮往返家与公司之间。一旦挂“八号风球”,轮渡就会停航,“冇得返屋企”(翻译普通话)。因此,他一直很关注天气预报。而在他2007年跳槽到深圳一家杂志社工作后,这个习惯也没有丢掉。
“过去觉得香港的天气预报要准一些;这几年,发现深圳这边报得也很准。”黄玮国说。
就在黄玮国成为“跨境职业者”那年的7月1日,深圳决定举行深港西部通道通车仪式以及青年大联欢等香港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但1997年7月1日的大雨仍历历在目,这让活动组织者心生疑虑。为了保障庆祝活动顺利举行,香港天文台、广东省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抽调精英参与联合服务保障工作,他们综合应用了国内外多个先进数值预报和集合预报产品,其中就包括香港的逐小时定量降水预报产品。7月1日下午,在仍有大片雷达回波从香港以南海区域“涌来”的情况下,气象专家把握住回波减弱、消散的趋势,准确预判出晚间庆祝活动不会受到降雨影响。
许多人并不清楚,正是2007年的这次联合服务保障工作,促使深圳市气象局下决心研发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手段。经过10年的努力,如今,深圳已成为我国气象现代化的标杆之一。
事实上,从1998年起,粤港气象合作联席会议就每年轮流在广州和香港举行。在2011年、2012年,深圳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分别与香港天文台签署《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长期合作协议》,旨在发展区内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共享研究成果。如今,深圳的逐小时同化数值预报模式(HAPS)产品可应用于香港,香港的小涡旋(SWIRLS)临近预报产品也能为深圳的预报员所用。香港天文台600米分辨率高精度WRF模式实现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业务化运行,形成的珠三角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两地预报工作提供了良好支撑。
通过合作,两地预报服务能力大为提升。香港已可以提供基于个人位置的未来两小时内降雨预报产品,深圳每半小时滚动更新的短临预报可精细至街道……从中获益的,便是像黄玮国这样的“双城客”。
服务随行跨两地
香港回归时,10岁的王皓还在西安读小学。如今他和许多在深圳落户的年轻人一样,享有着回归以来“一签多行”的便利,可以随时往返于粤港两地。
作为一个西北人,王皓打小没有见识过台风的厉害。2013年9月,第一次从深圳过关到香港谈业务的他,偏偏就遇上了被誉为34年来的袭港最强台风——“天兔”。“在深圳就知道可能会有风,但当时没太明白香港挂‘八号风球’的意思,更不知道连街上的小巴都会停运。留在酒店过夜,感到整栋楼都在摇晃,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王皓回忆道。
2013年9月22日,强台风“天兔”袭击香港,导致370班次客机取消、地铁限制服务、部分银行业务暂停。22日晚间,掠过香港的“天兔”又直扑广东汕尾并登陆。在那个夜晚,一夜无眠的不只有初识台风的王皓,更有粤港两地的预报员。那几天,广东省气象台、深圳市气象台与香港天文台都组织了专题视频会商会,就“天兔”强度、登陆时间、登陆地点以及风暴增水、风暴潮等情况进行缜密分析,准确把握了“天兔”发展快、强度强、范围广的特点。
粤港之间的天气视频会商系统开通于2008年,当年便服务于在香港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两年后,广州举办亚运会,香港天文台投桃报李,双方不仅多次启动视频会商,香港天文台科学主任李国麟博士还亲赴现场为亚运会马术比赛“护航”。2011年深圳举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台、深圳市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进行的四方视频会商成为一时佳话。
对于王皓这样普通市民来说,更切身的体会是,近年来,同时关注粤港两地天气变化已愈发方便。2011年1月,粤港澳气象部门共同研发的“大珠三角天气网站”上线,该网站将三地天气资料进行整合,一站式提供区内11个城市的天气警告和预报信息。时任香港天文台台长李本滢说,大珠三角天气网站的建成,可为逐年增多的跨境活动人士和学童在天气预报上提供更便捷资讯。
2012年,广东省政府专门组团赴香港学习以预警信号为导向的高效联动应急管理机制。2014年,深圳与香港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产品实时交换机制,香港天文台实时提供深圳市气象台的产品从7天预报延伸为9天预报,双方还规范了重大灾害性天气会商制度。
如今,像王皓一样的深圳人,只要打开手机天气软件,就既能看到内地各类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也能查询到香港有没有挂“黑雨警告”或“八号风球”。深圳河隔不断随身而行的气象服务。
过去20年,是交流、共荣的20年。未来,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粤港气象合作提出了更大期许。相信,两地气象部门继续一路风雨同行,将有更多香江儿女从中获益。(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杨群娜 通讯员江一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