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台长:极端天气料增 全年雨量预测偏少

12.04.2015  16:21

岑智明表示,未来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会愈来愈多。(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4月1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极端天气愈见频密。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表示,香港去年6月至11月间的平均气温是130年来最高,呼吁市民要有心理准备,未来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会愈来愈多。

  岑智明又指,今年底的巴黎气候会议将是全球减排的关键,若未能达成协议,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高峰,本世纪末香港的平均气温会上升3度至6度,香港海平面界亦会上升,一旦遇到风暴潮,大澳等低洼地区可能会被水淹浸。

  岑智明1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天文台预测今年风季将有4个至7个热带气旋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以内。而天文台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会由以往预报3天提前至5天。

  岑智明承认,预报误差会较大,但相信市民可以接受。他希望与市民多作沟通,让公众了解预报的不确定性。

  他又指,近年香港破雨量纪录的大雨,出现次数愈趋频密。虽然天文台预计今年香港全年雨量预测是正常偏少,但仍会联同渠务署等特区政府不同部门,研究和采取相应措施。

  岑智明又指,香港近日天气乍暖还寒,而去年6月至11月间平均气温高达27.6度,是香港130年来最高。数据亦显示,全球相继出现极端天气,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呼吁市民要有心理准备,未来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会愈来愈多,不能掉以轻心。

  各国将于今年底在法国巴黎举行气候会议。岑智明形容,该会议将是全球减排的关键,是各国达成减排共识,延缓气候变暖的最后机会。

  他担心,若各国未能达成协议,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高峰,世纪末香港的平均气温,会上升3度至6度,届时香港的海平面会上升1米,一旦遇上风暴潮,维港水位可达4米,届时大澳等低洼地区有可能被水淹浸。

  另外,流感近期在香港肆虐,岑智明透露,天文台与大学合作,发现在特定的湿度和温度之下,市民患上流感的机会较高。天文台将研究能否预测季度的湿度变化,协助市民应对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