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生学扎“迷你火龙” 感叹师傅不易做(图)

05.09.2014  12:56

  李文杰(左)和邱伟怡(右)均坦言,第一次参加舞火龙工作坊,才知道火龙师傅不易做。 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大坑舞火龙盛会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传统文化,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自2010年起,共捐出逾120万元(港币 下同)予大坑坊众福利会举办舞火龙活动。此外,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亦举办讲座介绍大坑舞火龙历史,以及学习扎火龙的工作坊,有参与工作坊的中学生表示,亲自试扎一小节迷你版龙身,才知道火龙师傅不易做。

  大坑舞火龙传承人总指挥陈德辉表示,大坑的火龙可分为龙头、龙身及龙尾三部分,龙头重90磅,插满香烛后更重逾100磅,需要4名火龙师傅合力制作4日至5日才能完成,“龙头要够气势,必须慢工出细货。”火龙由粗麻绳制成骨架,再编上珍珠草,最后以铁线扎好。开光仪式后,龙头会系上红带等装饰,龙身会插上香枝,闪闪生辉。

  今年大坑舞火龙出动长达220呎的巨型火龙,9月7日起一连3晚在大坑区内巡游,近300壮丁轮流舞动。陈德辉又表示,近年舞火龙吸引不少外籍人士参与,今年更有外国美女争做“花灯女”。

  参与工作坊的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中六生李文杰兴奋地指,从电视上看到舞火龙已觉得很有趣,经过亲手试扎后,令他想到现场感受热闹气氛。

  另一学生邱伟怡亦表示,透过讲座得知每年舞火龙盛会所需的香枝炮竹份量,比其他盛会1年所用份量还要多,令她感到其历史意义与风俗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