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办“盂兰抢孤竞赛”冀传承中华民俗文化

11.08.2015  19:21

  香港中西文化交融,不少富有传统民俗特色的东方节庆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如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比赛等。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会董胡炎松告诉新华社记者,为弘扬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该社团将于盂兰节期间举办“抢孤竞赛”,为中华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

  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港的潮籍人士约120多万,他们积极传承潮汕的人文风俗。每年一度历时一个月的中元节(盂兰节),旅港潮人均举办盂兰胜会,于农历七月初一起举行,直至七月底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胡炎松介绍,盂兰胜会在潮汕地区被称为施孤节,清末民初,潮汕地区百姓生活贫困,盂兰节会结合宗教和济贫的模式,派发祭品给贫穷的百姓,以解民众燃眉之急,最后演变成“抢孤”,通常于盂兰胜会最后一天举行。

  胡炎松说,“抢孤”由工作人员在高达数米高的“孤棚”上,将一个个插着竹签的番薯向下掷,“抢孤”的民众则站在棚子的下前方,用网绳做的“孤承”这种容器承接番薯,每支竹签上都写着食物、家禽、活猪等字眼,接到的民众就可以凭借竹签领取相关祭品。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今年邀请香港各区盂兰组织参与竞赛,比赛日期为8月27日,在观塘康宁道球场举行。胡炎松说,今次竞赛以三队为一组,每队轮流在五分钟内,在半米高的“孤棚”上抛出一百个“福米包”,其余两队在“抢孤区”内,用竹织的漏斗形“孤承”抢载米包,累积抢得最多米包的队伍将夺得冠军。

  每年盂兰节,香港六十多个社区都会一连多日举办盂兰胜会,但从未举办过“抢孤”仪式,而台湾和内地却经常举办这一热闹的活动。胡炎松说,希望为盂兰胜会注入新的活力,将“抢孤”包装成竞赛活动,就像长洲太平清醮抢包山活动,能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前往参观。

  (记者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