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慈善家来梅行善20年

20.05.2014  11:55


看着眼前做了免费复明手术、开开心心准备出院的老人,谢谭颖儿(左)说:“这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翁尚华  王雅  许国义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这是儒家思想推崇人们理应达到的人生境界,亦是香港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的创立宗旨。多年来,该会会长谢谭颖儿秉持身体力行的信念,致力于发展各项慈善事业,植树造林、扶残助学、扶贫复明、助养特困儿童……各领域不一而足,用爱温暖人性,用心播撒希望。

   做慈善缘于无心插柳

  1994年,谢谭颖儿跟随丈夫谢士恒回其祖籍地梅县区雁洋镇文社村探亲,不少村民的生活条件仍较困窘。“敬老院里的老人过冬没有像样的衣服,农村饱受用水困难,白内障患者无法支付医疗费用,教育水平跟不上,这些都是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谢谭颖儿说起当时看到的一切,仍记忆犹新。面对此情此景,夫妻俩决意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竭尽所能,建立雁洋还趣山庄,开展植林造水工程试点;捐建力行图书馆,让孩子们多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筹建丙村敬老院及九板桥眼科中心,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慢慢地,谢谭颖儿和丈夫在梅县区的善行越来越多。

  2005年,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谢谭颖儿成立了香港力行植林慈善基金会,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随着影响力的递增,力行的脚步越走越远,行善范围也扩大至清远、山西等地。

   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

  近日,趁着基金会来梅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的契机,笔者在梅县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谢谭颖儿。从登记、检查到安排手术,到处可以看见她的身影。“我的工作已经轻松多了,有那么多医护人员的照料,还有义工的帮忙,整个流程就像一条流水线,很顺畅。”据谢谭颖儿回忆,最开始做扶贫复明的几年,只有她和丈夫两人在操持,筹钱、购置器材、联系相关部门,凡事亲力亲为,后来有了义工的加入,才逐渐步入程序化的轨道。现在的谢谭颖儿在医院更倾向于扮演“救火员”的角色,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哪里造成了拥堵,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除了统筹协调,在细节上,谢谭颖儿也花了不少心思。在等待手术的走廊里,笔者见到一群穿着五彩斑斓衣服的老人。“老人家通常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应该穿些鲜艳的衣服,容易让人笑话,但是我希望他们在医院的时候能快乐一点。”谢谭颖儿觉得,医院的环境本就压抑,明亮的色彩恰好能弥补,心情也会更轻松一些,为此她特意定制了这些与众不同的“病号服”。谢谭颖儿说,最开心的就是看到老人们出院时灿烂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善行可以修己达人

  在与谢谭颖儿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印象最深的便是她的笑容。无论她面对的是什么,那抹笑容总是挂在她的脸上,让人觉得很温暖。“我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我期待可以用行动去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善事。”谢谭颖儿回答。

  义工谢必方和谢谭颖儿认识近20年,最初他跟随谢谭颖儿在还趣山庄植树,而后在谢谭颖儿的影响下,加入义工的行列。谢必方已年逾古稀,平时跟随儿女住在外地,但他再三跟谢谭颖儿要求,若在梅县有慈善活动,务必告诉他,让他回来尽一份薄力。“必方总是这样不遗余力地为慈善做些什么,我很感动。”谢谭颖儿说,能认识谢必方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值得信任,也让她知道,善行真的可以推己及人。

  在基金会组织的义工群体中,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七十几岁不等,职业也包罗万象,其中就有几位来自香港的学医大学生。“善心是一颗种子,通过义工的经历,他们以后面对病人,就会多一份关怀,也多一份责任。”谢谭颖儿祈愿,种子可以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成长,在人群中传递,让社会都能感觉到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