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业向“粤语区”寻求新突破
中新社香港3月24日电 (记者 卢哲)“CEPA实施12年,香港电影北上、合拍12年,要做‘大片’,还是要坚持‘港片’?其实粤语区市场应成为香港电影新的突破点。”24日,多位华语电影业内人士齐聚香港国际影视展,探讨香港影视业的发展前路。
CEPA带来的“宝藏”:香港制作的“华语片”
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两地合拍片、粤语片的引入机制等政策,把彼时处于低谷的香港电影业重新推向了“上坡路”。
十多年过去,CEPA几次增加了补充协议,合拍片票房与中国电影票房一样直线攀升。中国票房从2003年的9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04年合拍片首年,全国票房15亿元,连续升至2014年296.39亿元。而其中,几乎六成票房来自于合拍片。
“与港产片引进机制相比,合拍片在政策上有巨大优势。香港电影人要意识到,现在不再是拍‘港片’,而是拍‘华语片’。”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理事长黄百鸣在当日的论坛上说。
黄百鸣说,回归18年,香港应该不再纠缠“港产”:“现在的电影是给所有华人看,不必再拘泥于内地还是香港。”
“都说合拍片给了香港电影业春天,但实际上合拍片更多的作用是给内地电影业助力。”黄百鸣说,当年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把成熟的经验传给内地,伴随内地经济发展,极大促进了内地电影业的飞速进步。
黄百鸣已拍摄了多部成绩极佳的合拍片,对合拍片机制“烂熟于心”。在他看来,香港回归已十几年,合拍片应该在政策上争取更开放一些。“比如放开对演员比例的限制。”按照合拍片规定,片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演员必须来自内地。黄百鸣以自己的知名作《开心鬼》为例,如果片中硬增加一个内地演员和角色,整部片子的感觉会遭到破坏。“如果放开这个限制,或许能保留香港电影精髓”,黄百鸣说,“东南亚一带的观众也习惯看香港演员。突然加入个内地角色,会觉得很突兀。”
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副监事长张启平则希望在港产电影引入机制上能够缩短审查的时间。“香港电影也是中国电影的一部分,能否当成本地电影,直接在内地发行?”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秘书长郑大伟则举出系列数据,驳斥了“随着内地电影业崛起,香港合拍片落寞”的说法。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过亿票房华语片16部,其中合拍片9部,占14.6亿元;2013年过亿票房华语片34部,合拍片16部,占55.32亿元;2014年是36部,合拍片17部,占55.79亿元,而今年前三个月,已经有四部合拍片上映,收入22.7亿票房。其中,已获得9亿票房的《赌城风云》还在上映中。这是明显的‘一路上升’。”
郑大伟强调,内地电影业的发展离不开香港电影人的贡献,“迄今高票房华语电影都有香港电影人的一份力。”
一亿人的粤语市场:粤港澳的新机遇
2014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收入296.39亿,其中广东票房占41.47亿,占全国总票房七分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票房份额超过10%的省份。同时,广东连续13年位居中国票房收入总冠军。广东省全年观影人次达到1.11亿。截至2014年年底,广东省影院572家,银幕2947张,占全国总量七分之一。
“抓住广东市场,是现时港产片的重点。”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冯永说。
要抓合拍片,也要重视粤港澳合作。郑大伟把目光放在了“大粤语区”:“粤港澳观众在文化、语言上同根同源,连笑点都一致。这对香港电影保持原汁原味非常有利,而这一市场也足够保证电影发展。”
另外,郑大伟以曾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提名的《狂舞派》为例指出,许多港产电影上映前幷未为全国发行做好准备,导致有机会上映时失去竞争力。“少了宣传,导致票房‘低得离谱’。浪费了许多好作品。”郑大伟建议,无论是合拍片、港产片,都要有“大眼光”,明白自己面对的内地市场“潜力无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