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黄金周遇冷 专家称挑战与机遇并存

10.10.2015  21:21

  中新社香港10月10日电 (陈逸舟)内地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香港海洋公园下着零星小雨,游人意兴阑珊,曾经熙熙攘攘的游乐项目基本不需要排队,而相似情景也发生在了传统购物区。

  虽然市况冷清,不过,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苏锦梁公布黄金周期间来港旅客数字,仍较去年同期增加1.5%,变化平稳,但零售业则不如去年理想。

  香港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金周前两天旅客人数同比分别上升了16%及22%,不过之后人数就逐渐下降,主要下跌原因是深圳自由行政策由“一签多行”变成了“一周一行”。

  近月来,访港旅客数量持续下滑,业界忧心忡忡。姚思荣表示,从6月开始到9月,每个月访港旅客的人数都在下跌,跌幅维持在4%到7%之间,经济大环境不明朗,港汇偏强,近日有针对内地游客的不愉快事件,及其他国家放宽签证措施等种种因素,都是内地访港游客减少的原因。

  香港东方表行董事兼秘书林庆麟称,黄金周及今年以来,旗下店铺的销售额同比下跌15%至20%,前景并不乐观。更有零售业界人士形容,这是香港“最糟糕黄金周”。

  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最糟糕’这个说法太夸张了。”因为香港旅游业也曾面对过因为经济转型等因素导致的波动,当下,如果旅游业再不进行结构性改变的话,有可能面临危机,现在这个时机可以促使旅游业迎接挑战,进行转型。

  姚思荣也指出,香港的旅游景点老化和同质化严重,需要进行整合改造以提升竞争力,比如香港旅游景点中吸纳游客数排名第一的尖沙咀星光大道8日将开展优化工程,关闭三年,虽令部分游客失望扑空,不过姚思荣解释称,由于星光大道设立时间较长,部分基础设施老旧,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因此进行一次性整修,之后再以崭新面貌继续维持吸引力是有必要。

  另外,此前媒体曝光了“黑店宰客”的现象,损害了香港“购物天堂”的称号。姚思荣建议,特区政府应严厉打击这些行为,重塑香港“好客之都”形象,加上旅游资源的开拓、整合,在五至十年内,完成香港旅游业向保育旅游、商贸旅游的转型。

  至于零售业方面,高端产品销货量受旅游业影响最大,有国际品牌开始收紧香港的阵线,比如美国品牌Coach于8月关闭了中环店,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的豪雅表也计划关闭位于香港铜锣湾的门店。麦萃才表示,这是正常的情况,因为用天价租下大型店铺并不符合商品销售的策略,这些铺位重在宣传意义,使更多来港游客熟悉品牌,以香港为“桥头堡”和“跳板”,加速开拓更大市场,所以之后关店也是必然趋势,只是目前的零售业不景气可能加快关店步伐。

  麦萃才表示,虽然以游客生意为主的高端消费下滑,不过香港失业率较低,本土消费依然稳定,零售业可以向中端消费发展。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策略,部分中价品牌逆市扩张,连锁时装店H&M将在本月底于铜锣湾开设亚洲最大旗舰店,公司高层表示,香港零售不景气反而让中端市场有更多发展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