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四大优势 争创全国创新先行省

18.09.2015  10:13

  南方日报讯 (记者/骆骁骅通讯员/赖南辉)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广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争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笔者17日从省政协获悉,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已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确定为会议的议政专题。经过数月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发现,多年的发展已使我省逐步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四大优势:即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规模较大、先行先试以及开放程度高等优势,这将成为广东争创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核心竞争力。

  调研报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广东积累了6.8万亿元规模的经济体量,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7年全国第二,创新经济绩效和技术创新环境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去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国近17%,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1627亿元,占GDP比重2.4%,技术自给率达71%,接近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这些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调研组认为,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让广东逐步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四大优势:一是发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集聚创新资源。比如与“三部两院”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吸引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入粤转移转化,仅“十二五”期间引进了4批共91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集聚高层次人才750多人和各类人才5000多人;二是发挥产业规模较大的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创新体系。目前全省9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70%以上的省级重大和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科技型企业超过5万家;三是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建设创新平台。广东率先创新培育122家新型科研机构,成功孵化了企业1000多家,并为3万多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四是发挥开放程度较高的优势,坚持以开放促合作提高创新水平。近年来,广东相继与德国、乌克兰、以色列、古巴、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深入开展创新合作,而留交会、高交会也正成为吸引海归人才的重要品牌。

  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调研组观察到,广东各地创新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今年初,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抓好抓实。报告指出,此后广东各地出现了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和科技金融结合有效突破,研发投入、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的喜人局面。比如深圳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1+10”文件等,形成覆盖创新全过程的政策链,东莞把创新驱动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创办了“创新驱动讲习所”,制定了创新驱动“1+N”等系列政策等等。

  据了解,此次议政专题调研组以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为顾问,先后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调研,并赴浙江、江苏进行学习考察,分别召开了数场省直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座谈会和专家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