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改革是突破既得利益的成功范例

14.12.2015  11:11

  ■ 舒圣祥

  10日,《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提出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向公安机关领取学车专用标识和驾驶证明后,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

  驾照自学直考被舆论热议并被公众期待久矣。此次《意见》的发布,意味着驾考改革即将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不仅有了详尽的路线图,而且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事实上,此番驾考改革不只是试点自学直考,实行自主报考、鼓励建设使用社会考场、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优化考试程序等方面,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改革举措,是颇超公众预期的全方位驾考改革,在安全、便民、开放、廉洁等方面都有着力。

  驾照自学直考不仅便民、省钱,它还将根本改变驾考的应试模式,让学车不再是一种短时的应付行为。有人或许担心学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随车人员指导”、“指定路线和时间”等条件约束下,这样的安全风险是完全可控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相信公众的理性,比如父母教孩子学车,必然不会将安全问题当儿戏;若是他们自觉技术不行,也可以找更有经验的教练。

  其实,驾考之所以长期受制于驾校模式,根本原因是因为既得利益,相关部门也乐得背后的管理便利。此番驾考改革,无异于斩断了其中的利益链条,堪称突破既得利益的成功范例。事实上,很多陷于困境的改革,既不是因为法律的障碍,也不是因为实践的困境,而是因为破除既得利益的决心。比如出租车改革,真的会比驾考改革更为困难吗?驾校的肉割得,出租车公司的肉就割不得?再比如个税改革,说了多少年的综合所得税制为何迟迟不见动静?此外,还有很多以“时间不成熟”、“条件不具备”之类借口推进缓慢的改革,是否都应该向驾考改革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