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混入群冒充“班主任”收学费,多名家长被骗

03.09.2021  08:22

大洋网讯 2021年8月31日13时许,广州黄埔区鱼珠街某幼儿园的班主任刘老师(化名)报警称,有人假冒其身份在家长内发布“收费通知”,骗取家长钱财。接报警后,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鱼珠派出所民警迅速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据了解,该幼儿园新生家长为了方便联系自发建了QQ群,该群未设置进群认证权限。

8月31日上午10时许,一QQ号262xxxx83自行加入该家长群,后冒用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在群内发布“收取学费通知”,要求学生家长向3个指定账户进行转账。

当天中午,有家长心生疑惑便电话联系刘老师询问情况,刘老师发现不妥后,立即提醒家长不要上当受骗,此时已有7名家长反馈先后被骗,每位家长损失金额在2000-4000元不等。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样的案例频频发生!为什么家长会纷纷转账?为什么骗子能“屡试不爽”?

套路详解

一、混进班级群

1. 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申请后即可进入。

2. 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

二、冒用身份信息

1. 不法分子盗用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发布“收费通知”,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2. 骗子团伙也可能假扮“学生家长”,第一时间回应“假老师”的收费通知,并带头转账,降低其他家长的戒备心。

如何防范?

1. 添加好友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 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QQ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 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 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斌 通讯员:黄埔公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