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深陷骗局要去北京领钱 儿子苦劝无效求调查

19.08.2014  12:35


宋武杰 绘

  本报讯   (记者秦秋霖  通讯员袁运华  王冠国  黄义涛)昨日,市民温先生向本报“民生”栏目求助称,家住梅城江北的父亲沉迷一个叫“民族资产解冻海峡基金会”的组织,经他多次相劝仍无效,执意筹钱上北京开所谓的组织大会并领钱。警方提醒,不能盲目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筹钱上北京,老汉疑被骗

  “老人家准备20号去北京,我们怎么劝都劝不住。”温先生无奈地说,他父亲今年70多岁,这两年参加了一个叫“民族资产解冻海峡基金会”的组织,还有牌有证,要求65周岁以上的老人才可以参加,搞得神神秘秘,连他们都问不出这些组织在哪里。最让温先生起疑的是,近期父亲不仅收集了家里亲戚朋友的9张身份证复印件去开户,还提出因为北京中南海有领导人接见他们,并可以领取10万元而执意要去北京。

  前不久,温先生搜索了一下“民族资产解冻”一词,出现的基本都是老人被骗的新闻,他怀疑自己的父亲也被骗了。由于父亲平时对家人很少谈及这个组织的事情,也不肯轻易透露该基金会的情况,现在家人根本掌握不了老人平时的活动动态。“老人告诉我们此次梅县区有50多人会一起去北京,而在北京将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达3000多人。”温先生告诉记者,除了拿身份证复印件给对方,也不知老人有没有被骗钱。现在他最担忧的就是父亲上北京后,还会不会再被骗,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帮忙查一下这个所谓的组织。

  解冻资产是假,诈骗是真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公安机关暂未接到类似的报警电话。据梅江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相关负责人分析,此类案件的诈骗分子是打着“解冻民族资产”的幌子非法集资诈骗,主要是利用一些群众急于发财、幻想快速致富的心理,以高额回报等为诱饵,诈骗群众钱财,欺骗性极强,社会危害性巨大。

  为此,梅江警方提醒那些所谓“民族资产”追随者们:任何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不正当利益,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那些编造着各种“解冻民族资产”谎言,打着各种“解冻民族资产”旗号进行宣传和煽动的人,目的都是为了骗取钱财。天上不会掉馅饼,人应该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千万不要再做那些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对于以各种名义进行的投资活动,要认真分析研究,不要被高息红利所诱惑,不要轻信诈骗分子的煽动和宣传,要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提高对犯罪分子的识别能力,凡是以“中华民族资产解冻”等类似组织为名向社会筹集资金的,都有欺骗的嫌疑,市民群众可以马上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链接]

  诈骗公私财物将获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秦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