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不断,我们如何应对?

27.05.2014  11:00

        东莞时间网讯 对于厚街阿坤所遭遇的“待遇”,警方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将处以拘留或罚款——给予违法者以制裁。

        东莞时间网报道,5月20日早上,厚街小老板阿坤接到一个自称某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的推销电话,因比较忙,便直接挂掉了电话。接着同一座机号码又来电,阿坤接通后吼了一句“你到底烦不烦啊”又挂掉。此后该男子用手机多次来电,甚至威胁道:“信不信老子弄死你,炸了你的工厂,反正老子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人。”阿坤已就其受到恐吓一事向厚街警方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

        从表面上看,我们应该体谅那些打来商品和服务推销电话的人,因为这些生意人也在忙活生计,而且,在一些时候,这些电话所推销的商品和服务,也可能是你需要的。因此,如果你对此不感兴趣,大不了放下电话不再接听就是了。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动怒,更没必要恶言相向。依照经验,如果你只是放下电话不再接听,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个电话不会再打来。一个行规是,客户不再接听你的电话,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你所推销的商品和服务,即使再打来电话,也是徒劳无益的。

        不过,对于某些推销的电话,我们却无法保持宽容的态度。因为这些电话显而易见是定向的推销电话,是用各种手段窃取和滥用我们的私人信息。有一回,我在某地产公司留下了联系电话,谁知,在以后的一个月的时间内,无论是房产中介,还是其他的房地产公司,都不断打来电话推介各自项目。我居然接听了二百多个电话,不胜其烦。显然,我在某地产公司所留下的联系电话,已经被“出卖”了,而且,其他的地产商们已经掌握了我要购买房子的意向。对于这类出卖和滥用私人信息的行为,我们不能不表达愤怒。

        如何应对私人信息的滥用?如何阻击电话骚扰?目前,某些商业公司提供了技术性防范工具箱。在360手机卫士上,我们就可启用和设置防骚扰的功能,一旦某些电话号码经常骚扰他人,那些被骚扰的公民就可标定其为骚扰电话,在达到一定次数后,电话号码就被纳入到提醒名单,今后,我们收到这个电话时,360手机卫士会提醒我们这是骚扰电话。

        与某些商业公司的积极作为相比,相关公共机构的介入还略显消极,受到公众的责备和抱怨。而相关权力机构的解释是,法律不健全,让他们的处置无法可依。其实,对那些构成严重的骚扰,法律并非没有供给。比如,对于厚街阿坤所遭遇的“待遇”,警方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将处以拘留或罚款——给予违法者以制裁。而电信运营商开放公民投诉机制,自觉处置骚扰电话,也应该成为公民熟知和应用熟练的手段之一。(记者 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