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执信中学高三毕业班看如何备考“全国卷”

11.09.2015  12:39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新学期才过一周;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个冲刺高考的学年,已过去一个月。而他们还将成为广东高考重新使用“全国卷”的首届毕业生。随着高三备考复习的铺开以及一连串模拟考的到来,师生们对这一改革适应得如何?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新学期才过一周;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个冲刺高考的学年,已过去一个月。而他们还将成为广东高考重新使用“全国卷”的首届毕业生。随着高三备考复习的铺开以及一连串模拟考的到来,师生们对这一改革适应得如何?高三的备考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进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年级,聆听这群在高考倒计时中忙碌的师生心声。

   模考情况

  题目变难,得分率有所下滑

  “进步,从改变一个坏习惯开始。”“拼搏过则少年无憾,努力了则人生不悔。”……还没走进位于教学楼顶层的高三级组,一道道挂在教学楼外的励志横幅让人为之一振。下课铃打响,走廊里没有低年级的喧嚣打闹,却有众多靠在墙边的“啃书族”。

  6:00起床晨跑,7:40早读,12:05下课,13:00回到宿舍休息,14:30继续上课,17:00下课,18:00晚自习,直到22:00结束自习……这就是高三(1)班学生小苏如今每天的生活。“每天都是食堂、教室、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尽管有些枯燥,但还是很充实的。”小苏告诉记者,同学们下课后也会聊聊天,开开玩笑,高三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趣。

  作为第一届重新使用“全国卷”的高考生,孩子们还是不免有些紧张,尤其是前几天按照全国卷出的一套省内“九校联考”的卷子难度,让不少“牛娃”都捏一把汗。“确实挺难的,尤其是文言文,感觉题型跟以往练习的都不太一样,得分率低了不少呢!”一位男生嘀咕道。

  不过,也有不少“淡定派”,高三(1)班的陈紫君便是其中一位。“虽然‘全国卷’的语文题型有点变化,理综难题增多,但知识点是一样的,只是题型有所变化。”小陈告诉记者,开学这一个月,各科老师除了逐步补充一些全国卷常考的知识点外,也在解题技巧上作了一些调整。“我觉得不会特别困难,跟着老师走,适应得还好。”多位受访的高三学生均给出了同样的答复。

   备考课堂

  语文课让学生上台当“时事评论员

  高三(1)班的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正在进行:没有拉考纲、评卷子,也没有翻开复习材料教解题,却是让学生站上讲台,来一次时事点评。“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火锅汤服务员泼汤事件引起了我的注意,顾客的粗暴无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非常不认同顾客理应被泼,对于此事,我认为服务员乃至整个服务行业都应反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番头脑风暴,更有“智囊团”就“小费合理化”的问题来了一番唇枪舌战。

  有多年任教高三毕业班经验的语文老师陈美霞看来,备战高考,绝不能只将学生带入那书山题海中。事实上,这样的别样课堂也是应对高考新变化的一项备考策略。

  高三语文组组长、省特级教师曾湖仙则表示,目前的备考着重两块:一是难度加深的诗歌鉴赏;二是分数最高的作文题。“现在我们争取每周都要安排一节课给学生进行时事评论,找出当周一些有特点和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进行评点,同时希望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角度,或者可以两人为一组就同一个话题进行相对的辩论。主要是拓宽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社会的关注;也可以当堂用40—45分钟的时间写一篇作文出来。

   应对策略

  组织教师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学校学习

  那么,面对汹汹而至高考改革,学校的教学又该如何“拆招”?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陈民显得信心十足。“其实,这并非广东首次使用全国卷,早在2004年以前的广东高考,也是使用全国卷的,因此学校在备考上是有充足的经验。

  陈民介绍,鉴于全国卷的考试题型和难度与广东卷有所不同,因此学校从上学期末高考改革的消息传出后,便开始了教学研究和备考调整。“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求高三老师们把近五年的高考全国卷亲自做一遍,而不仅仅是看,必须动笔做才能真正摸清了解全国卷的命题防线和重点难点。

  此外,学校要求各个备课组对高考每个章节都作集体备课。陈民透露,就在不久前,广州市教研院还特意组织了全市的高三骨干教师进行培训,邀请专家解读全国卷的特点和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该校还组织老师赴近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层次相当的中学里学习借鉴。

  作为高三年级长的陈美霞说,除了以教师研究为要点,年级组还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弱”分层辅导——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进行分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复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