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企业“造林” 福荫城市未来

16.07.2015  12:42

据本报报道,1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2015-2017)》。《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数量达到8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境内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数量达到20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是地区创新中最重要的元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也是东莞矢志发展方向。创新的主体何在?它必然落实在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身上。这就需要政府与社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提供适宜生长繁殖的土壤。从用地、人才、研发、专利保护等方面,都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对此,东莞也确实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政策诚意,包括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包括全市每年安排10%的新增用地指标,优先满足此类企业落户或增资扩产,等等。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重要指标在其是否进行持续的创新活动,是否形成了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政府而言,只有借助经济与政策的杠杆,鼓励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引导企业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从而有效引导企业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东莞经济现代化水平。对东莞庞大的制造业体系而言,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活力,促使企业向质量最优效果最好的方向发展,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命题。

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的重要品牌形象,也是反映一地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东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划,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作为考核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的硬指标。基于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尤其要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强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智能制造、机器人、环保设备等重点领域装备制造业发展,都是东莞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加大新——轮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伟大转型,是当务之急,亦是企业发展之重。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意味着企业精神要与时俱进。因为时代的变动不居,消费需求在变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在提升,这同时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之后,并非一劳永逸。一系列昔日王牌企业的衰落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无不证明,只有那些与时代同步,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然而,研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企业家具有高度使命感,并为此积极付出。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也意寓着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以管理筑起超越对手的竞争壁垒,也意味着对行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整合利用,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大力培育高新企业,让其如森林茂密,福荫城市未来,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使命,也是政府工作的重心,是东莞经济转型升级飞跃之时必须倚重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