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廉洁教案进课堂 教育内容巧渗透

10.12.2015  08:45
除了课堂讲授,肇庆高新区还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课堂以外的言行教育,结合学生实际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遵行廉洁。

  从高二级语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先秦诸子文章,延伸到武汉市福彩站点业主代买彩票中奖不侵吞而是归还彩民的事例,讲授正确金钱观;在小学五年级品德课《共同的心声》中,从讲授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自律守纪,延伸到周总理穿衣保持艰苦朴素的事例,加深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

  高新区作为2015年肇庆市纪委、监察局选定开展廉洁教案进课堂的试点,创新编写了《廉洁教案》。自10月份试用以来,该区各中小学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科目老师纷纷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加入廉洁“佐料”,将自律守纪、艰苦朴素、拾金不昧等学生听得懂、做得到的廉洁品质,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成为该区深入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创新举措。

  日前,记者走进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体验廉洁元素是如何渗透到课堂教学。

   潜移默化:廉洁小故事巧妙渗透进课堂

  “刚才大家认识了台湾的风景和文化,那么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一位收复台湾的名人是谁吗?”在小学五年级品德课《共同的心声》上,陈贤珠老师问到,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郑成功!”陈老师继续说到:“郑成功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他还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将军,而我们非常熟悉的周恩来总理也是如此。”随后,陈老师分别给学生讲授了郑成功和周恩来自律守纪和艰苦奋斗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该节课课本只是介绍台湾的历史和文化,郑成功和周恩来自律的事例,则是陈老师对照相应的《廉洁教案》后加以补充到教学当中。

  “《廉洁教案》并不要求我们另设课程,只要在原课程的讲授时,利用约10分钟时间,对原有课本中与廉洁有关的内容进行延伸讲解,廉洁小故事、名人名言等渗透其中作为补充,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播下廉洁‘种子’。”该区实验小学校长蒋曹斌表示。

  在上完《共同的心声》一课后,学生唐宇说:“听了周恩来的故事,我学到了从小要养成朴素节俭、艰苦奋斗的习惯。”陈贤珠老师表示,她在教学中只需进行适当引导,便能切换到廉洁教学内容,而教案中的例子也是学生容易理解的。

  据介绍,肇庆高新区纪委联合区教育局根据中小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年龄段特点,历时1年时间编印了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3个版本的《廉洁教案》,有针对性、渐进性地开展廉洁教育。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级针对性编写教案

  有人认为“廉洁与学生无关”,学生未必能理解廉洁内涵,因此过去的校园廉洁教育容易出现“”“”“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成效不明显。

  对此,肇庆高新区《廉洁教案》编写小组在编写时特别注重贴合学生实际。肇庆高新区组织抽调了各学校各年级共90多名教师,分别根据语文、历史、品德、思想政治等学科教材,提炼整合课文中的廉洁文化元素,搜集挖掘与其相关的典故、案例、名言、图片等廉洁文化资源,编写形成操作性强的90多个廉洁教案。

  翻开小学版的《廉洁教案》,记者看到内容以名人故事为主,突出感性认识,初中版则融入名言警句等理性内容,高中版还加入了近年违法违纪例子,强调廉洁意识辨识教育。

  《廉洁教案》是廉洁教育渗透进课堂的参考蓝本,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引导。为此,肇庆高新区教育局组织相关任课老师进行培训,要求注重从教学内容到廉洁内容的过渡技巧,让廉洁知识有机渗透,避免生搬硬套。

  除了课堂讲授,肇庆高新区还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课堂以外的言行教育,结合学生实际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遵行廉洁,达到塑造品质的效果。“比如我会让学生想象,如果在路上捡到了别人的钱,他们会怎么做,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自律行为。” 陈贤珠老师说。

   言传身教:以点带面营造廉洁校园氛围

  《廉洁教案》试用数月以来,肇庆高新区校园廉洁氛围日益浓郁,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欢迎。“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教师和家长都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言传身教。”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校长余涛表示。学生家长何家阳说,近段时间他上五年级的小孩行为举止有了变化,自律能力更好了,“上课时能加入廉洁自律方面的教育,对小孩成长作用很大。

  据了解,肇庆高新区《廉洁教案》仍在试用阶段,相关部门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编写小组会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调整,不断完善《廉洁教案》,提高其廉洁教育的效果。

  《廉洁教案》只是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其中一个切入点。肇庆高新区各中小学纷纷以课堂为起点,同时开展了各种形式丰富的校园活动,如廉洁诗文书法比赛、廉洁主题读书征文比赛等,扩大廉洁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