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江海区)多措并举破解招工难:提待遇、搭平台……

27.03.2017  18:39

高新区(江海区)今年以来已举办多场招聘会。

  今年开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作为国家级园区发展平台,已成功引进包括预计投资30亿元的优美科新能源汽车材料项目在内的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加之辖区企业订单、业务的增加,许多企业、项目面临用工短缺和招工难的问题,人才培育、引进成为高新区(江海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记者从高新区(江海区)社会事务局了解到,为应对辖区目前常态化、结构化的企业招工难题,区有关部门在适当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并注重辖区整体就业环境的营造,积极完善辖区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难题

  普工、技工紧缺

  25日下午,记者在江海区职介中心看到,7、8家企业在这里摆摊招工,形成了一个临时微型招聘市场,吸引部分求职者驻足询问。不过,据现场招聘的工作人员反映,3、4月真正出来找工作的人并不多,求职者和招聘企业双方的需求也难以平衡,即使有时工资谈妥了,有些求职者也会因为需要加班、不能上网、不愿意重新接受技术培训等原因放弃。

  经走访,记者了解到,该区从事五金制品、灯饰、摩托车配件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仍是用工大户,生产工、操作工、装配工等一线普工是这些企业最紧缺的工种。江门市柏兰登照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先生表示,由于公司近期扩大生产线,急需招聘多名冲压工、装配工,但经过投放招聘广告和现场摆摊,招工效果仍然不理想。

  对此,高新区(江海区)社会事务局人才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辖区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共提供岗位12095个,在年初大型用工招聘会上达成用工意向的仅700多人。此外,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辖区有招聘需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用工需求主要以各类普工、技工为主,招聘岗位数约占总招聘岗位数的7成,结构性招工难仍困扰着企业。

   变化

  新生代求职者看重工作环境

  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许多企业的宣传海报越来越具体、人性化了,工资、休假、福利等待遇条件一应俱全。其中一家企业的招工牌上写着:享有全勤奖和其他各类津贴补助及节日慰问金、旅游金、年终奖等,所有职位均包吃住,厂内设有食堂,员工宿舍安装空调,24小时提供热水。

  高新区(江海区)社会事务局人才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进入“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求职者时代,招聘单位需针对其薪点高、就业观念多元化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招聘策略。“许多“90后”的求职者不满辖区目前的生活娱乐等基础设施配套、宿舍环境而放弃求职,他们更注重工作之外的个人生活质量、工作幸福感、企业文化等。”江门亿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比较而言,同一薪资水平下,部分小微企业的招工情况相对乐观,启迪之星(江门)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高科技企业与初创企业孵化培育的企业,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和以年轻人员为主的架构使其在招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该公司负责人陈小姐告诉记者,在首场五邑大学春季招聘会现场,她们就已经圆满地完成了招聘任务。

   措施

  加强校企合作

  在招聘现场,记者了解到,提升薪资水平仍然是吸引求职者的利器。为此,高新区(江海区)企业今年提供的薪资水平对比往年又有提升,平均提高10%—20%。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社会事务局局长刘晓蓉表示,该区今年将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大力培育和引进人才,继续推进建设领域工人工资支付分账管理工作,维护建筑领域工人合法权益,重点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据悉,高新区(江海区)相关职能部门将继续深入企业调研,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协助企业制定员工招聘方案,研究当前用工难的各项应对措施,解决企业运营后顾之忧;立足本土严格筛选区内人才,提供定向推荐服务,密切关注用工平台登记的求职人员信息和近期撤离该区企业的离职员工,筛选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员,联系他们与企业沟通;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将用工需求信息反馈给南方职院、江门市技师学院、新会机电中专学校等本地技校,从技校输送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该区就业促进与人才开发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高新区(江海区)还将通过“走出去”,与广东偏远地区或外省的技校合作,搭建劳务输送平台,打造劳务输送优势,保障辖区大产业、大项目的用人需求。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