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聚“高”创“新” 打造“珠西创城”

16.10.2015  09:58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目前正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三大主要发展任务,全力打造“珠西创城”。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同时又是江门中心城区和工业强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是江门落实省委、省政府“珠西战略”,打造“三门”、建设“三心”,做好“五个主动对接”战略部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位省、市领导前往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调研时,都曾对该区未来发展给予极高的寄望。“高新区及江海区要立足‘高’、‘新’,主攻产业前沿,通过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要求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努力在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产研融合、企部(企业与总部)融合、政银企融合、园区融合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粤港澳合作、区域合作、产业合作中更有担当、更有作为。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也明确提出,江门要打造成为珠西新的创新中心,国家级高新区要引领创新的使命,要形成担当标杆和示范的共识。

结合省的“珠西战略”以及江门市委、市政府“珠西行动”等各项重要战略部署,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目前正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三大主要发展任务,以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核心A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以推进产城融合为突破口,以科技金融结合为主抓手,全力打造“珠西创城”。

载体▶▷

小微双创基地三年总投资约76亿元

对于高新区来说,创新是灵魂,是核心竞争力所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梁许赞表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江门“一区六园”重要组成部分,是江门实施“珠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载体。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下开展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报,是我省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紧抓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今年的重头戏,申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重点打造火炬大厦、总部科技园(高新创智城)等示范工程,以形成在LED、新材料、健康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细分领域具有规模优势和技术影响力的创新集群。

今年5月,江门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全国15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江门市小微双创的核心A区,也规划出了总占地面积3932.5亩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计划三年内总投资约76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约540亿元,旨在将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打造成为江门市乃至珠西地区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孵化核心区。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已探索建立出一套“产品研发—孵化器—加速器—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域创新体系,已建成包括科技创新创业园一期等在内的加速器、孵化器13万平方米,5年计划建成100万平方米。为充分利用孵化运营管理团队在园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资本管理、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园区管理与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还与清华科技园的启迪之星(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启迪之星(江门)孵化基地,立志将孵化基地打造成珠三角地区孵化器的品牌和样板。

根据日前公布的《江门市侨务强市建设工作纲要》,接下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还将发挥其核心区位优势,向国侨办申报创办全省首个“侨梦苑”,搭建一个为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发展提供项目对接、签约落地、创业培训、政策支持、人才支援、市场开拓、融资保障的全链条服务的高端创业创新平台,重点打造侨乡创业创新集聚区。

措施▶▷

五个一”行动助推创新驱动

创新”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发展的动力所在,为贯彻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该区去年就迅速出台了《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提升行动纲要》,率先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

今年年初,该区又紧锣密鼓地出台了《高新区科技创新“五个一”行动方案》和《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提升行动纲要》,力争2018年孵化器自建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力争至2020年,实现全区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中小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倍增,创新型企业总数在目前基础上翻两番。

要实现这一系列目标,需要聚集高素质人才的力量。根据“打造一批创新型的人才和团队、培育一批创新型的企业、设立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创新型的产业社区和制订一系列创新的政策扶持”的“五个一”专项行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将以“人才立区”为目标,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层次技能人才,大力推进柔性引才,还准备通过实施“创业活水计划”,以“引进一个创业团队,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发展一个细分产业”为目标,力争每年集聚50个以上高水平创业团队,借外来的“活水”激活本地创新氛围,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含量。与此同时,该区还推出了一系列引进人才奖励措施,力求做到在江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最大、奖励最多、吸引力最大,吸引创新型人才聚集。

梁许赞表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珠西战略”的部署,目前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还正主动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对接,有意从科技、项目、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向深圳学习,相信与深圳的频繁交流沟通,有利于高新区培育出更好、更有科技含量的项目,而且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江门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有希望也有条件能把深圳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引到地方来。

资金▶▷

成立服务中心打造金融科技高地

作为江门国家高新区,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周惠红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扎实实施好“五个一”专项行动外,还要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今年5月,专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融资服务的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江门高新区分中心成立,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和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以及20多家科技金融的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将通过整合银行、担保、小贷、创投、股权交易等科技金融资源,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对接和共享,更好地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在金融创新方面,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一直都敢于先行先试。早在2013年就发行了首批9.5亿元的城投债,是全省首个成功发行城投债的园区,目前二期城投债8亿元也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将为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为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步伐,该区还组建了上市企业专责服务团队,不断挖潜,指引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争取上市或在新三板及其他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注册。目前,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已成功上市企业有6家,在三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注册)的企业超过30家。

梁许赞表示,下一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还要继续推进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一条街、产业投资基金等工作,构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