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区40多万人遭遇吃饭难题
地铁1号线深大站C出口某卖炒面的流动摊档。
流动摊档屡禁不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流动摊档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精英们的供餐大军呢?为了解其中的缘由,连日来,记者对此事展开了调查采访。调查中发现,高新区上班的人太多,吃饭的地方太少,是流动摊档获得生存空间的根本原因。而执法屡屡遭遇困境,又让这些摊贩更加肆虐,让流动食品摊档在高新区成泛滥之势。
规划缺陷:
高新区内正规食堂不足
高新区目前有4300多家企业,上班族人数高达40多万人,然而,据南山粤海街道城管执法队介绍,整个高新区只有北区十几个企业有食堂、南区五六个企业有食堂,加上便民餐车“金谷园”30多个点、“饭饭得”15个供应点,以60多个“正规军”来满足4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显然供不应求。
另外,记者昨日从粤海街道办获悉,目前高新区员工食堂已有37家,共解决了园区12万多人的就餐难题。
上述两组数字,都说明该区域餐饮正规军的数量严重不足,还有20多万人的就餐空间尚待满足。
然而,由于规划的缺陷,使得高新区内多办食堂的想法难以实现。
据介绍,当时规划建设高新区时,没有考虑到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很多建筑用地规划时就明确规定只能用于办公与研发,不能用于商业服务,所以很多大楼不能有明火,这就意味着,很多大楼里面是不能开设食堂的。加之后期高新区发展迅速,开发密度大,生活配套不足,使得高新区内食堂完全无法满足精英们的正常用餐需求。
大量引进餐饮企业进入高新区,虽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却因很多企业不愿意进入而失败。对于这些正规的流动餐车来说,在哪里布点,每个点投放多少餐车都有自己的计划,利润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原因。由于竞争大、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高新区内,这些正规的餐车一直难以大量存在,就“饭饭得”而言,虽政府有补贴,但是一直未给到位,目前“饭饭得”处于亏本经营中,在高新区中的布点只有15个。而且,布点也受到很多外界原因的干扰。“饭饭得”负责人透露,周边的流动摊档一般都是老乡成群结队抱团经营,一旦占据一块有利地位,便团结一致“对外”。这些“地头蛇”的打压,使得正规餐车的投放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外,据了解,部分在高新区上班的白领,虽然有在高科技企业上班的光环,但是收入不高,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便宜的路边摊。
执法困难:
流动摊点的食品监管是盲区
一说到流动摊档,或许很多人会说,只要城管人员驱赶取缔就行了。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据粤海城管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片区的城管人员只有4名,肩负监管泥头车、市容市貌、清违等13大项任务,而没有执法权的协管人员也只有9名。
与力量单薄的执法人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动摊档的庞大游击队。据介绍,高新区周边聚集了不低于200家的流动摊档。这些庞大的游击军之间一般都是亲戚或老乡关系,对于“外来入侵者”他们总是很“团结”,而且有部分摊贩甚至有一定的暴力倾向,恶意排挤正规餐饮,在执法过程中与城管执法人员对抗。
南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流动摊档的管理,城管只能取缔,但是客观上又无法完全取缔,流动摊档有需求、有市场,而且逃的快,是很难做到完全取缔的。
粤海街道执法队管理高新区片区的袁队说,这些摊贩流动性很强,跑得快,喜欢打游击战,往往是执法人员刚一到,便一溜烟全部转移,待执法人员一走,便又悄悄出现。执法人员不可能长期蹲守、大面积撒网,使得很多小贩与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由于流动摊档多由机动三轮车改造而成,转移迅速,而且执法人员还不能过激地追赶这些窜逃的小贩们,使得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常常处于劣势地位。
粤海城管大队有关负责人称,五六个人收一台车都很困难,只要执法人员要扣押小摊贩的车,他们就会直接坐到三轮车上,阻止执法人员的行动,有时候车辆是被暂扣成功了,但是摊贩会到城管大队闹,甚至以死相威胁,由于执法人员无权扣押当事人以及其相关证件,使得执法变得很困难、很被动。甚至有时候,连消费者也不能理解执法人员的工作,在遇到执法时,他们中有些人会片面截取执法过程中的照片,在网上随意传播,造成“城管打人”的假象。
该负责人称,他们在每一次执法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摊贩的暴力抗法,仅去年以来,就有十几名执法人员受伤,对方有三四人被行政拘留。
既然阻止不了这些流动摊档的存在,那就应该对食品安全进行把关。但是,食品安全城管是管不了的,只能由当地负责食品监管的市场监管分局负责,但是,对于流动摊档的食品安全监管也并非抽检这么简单。南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流动摊档属于“三无”食品经营场所,本身存在就不合法,所以,政府的合法抽检无法涉足这一领域,这一块的食品安全就是盲区。
想取缔,却取缔不了,食品卫生安全又保障不了,这些流动摊档成了城市管理中一大毒瘤,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隐藏巨大食品安全隐患。怎么办?本报将连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