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有种黄金叫檀香

18.08.2014  19:28
10余万株树价值或超百亿 摘要:8月,正是檀香开花结果的月份,翠绿的深山中,整片郁郁葱葱的檀香木,一望无际,在群峦间蔓延开去。

        8月,正是檀香开花结果的月份,翠绿的深山中,整片郁郁葱葱的檀香木,一望无际,在群峦间蔓延开去。这种被视为“神圣之树”、“绿色黄金”、“香料之王”的檀香树,在佛山高明,有3000亩,超过10万株,成材之后,市面价值或超百亿。

        从车水马龙的佛山高明大道进入瑶村村口,再车行两三公里,19个连绵起伏的山头,便是“檀香明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檀香开发产业园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檀香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基地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挂牌成立。

        种植一棵檀香到成才上市,需要近20年。从种下的成本价几百元,到20年后上市的几万元或十几万元不等,素有黄金树之称的檀香木,其名贵可想而知。

        联合开发该基地的佛山市绿缘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彭国雄称,目前,世界上檀香主要有六种,分别为白檀、紫檀、黄檀、绿檀、黑檀和红檀,其树全身是宝,每个部位都能加工生产成价值不菲的精油、工艺品、中药及茶叶等。

        在高明诞生这一个大基地,其实并不意外。彭国雄称,檀香是一热带、南亚热带植物高原树种,喜温、好光,但与其他典型的热带植物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幅,最适宜生长的气温在23℃~35℃,降雨量600~1600m  m的地区。当气温低于13℃时,檀香生长暂时停滞,转入休眠状态。而在珠三角广州以南地区,为种植檀香理想之地。

        他说,基地目前集世界名贵檀香引进示范、科技研发、特色文化体验等,从培育到种植,在佛山农林已经形成一套完善技术。因檀香为寄生植物,基地自创“檀香一夫多妻制”种植方法,从檀香育苗到长大成材的过程中,分别在树周边种植其他林木花草,供其寄生时的营养吸收。

        该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的另一张姓负责人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檀香进口国之一,每年耗费数十亿的外汇以满足数千吨的市场需求。而在古时候,檀香只有帝皇之家才能使用,可说是经济价值极高的农作物。目前,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省都种植了檀香树,这获益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引种栽培技术的成功。

        记者了解到,檀香树属檀香科乔木,原产印度南方及印尼帝汶群岛。我国进口檀香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檀香木是作为敬献佛祖的贵重香料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但由于檀香的生长速度缓慢,其产量每况愈下,使价格不断攀升,曾以每公斤突破5000元至上万元不等。

        01-02、08版  摄影:南都记者  郭继江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曾群善  实习生  刘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