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食补“七个要”

22.05.2014  14:01

  ●杨华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对考生来说,考试既是一场心理战,又是一场体力消耗战,所以考生除了要心情开朗,同时也应有很好的营养支持。对于出现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症状和体质较弱的考生,适当的食补是必要的。食物进补须讲究技巧与方法,必须补得其所。

   要巧补,不可蛮补。 有的考生虽然复习很辛苦,但食欲不好,吃蹄膀、桂圆等滋腻补品容易腹胀,不思饮食。此时煮点山药红枣粥,就非常适宜。又如人参是大补之品,但如果正患伤风感冒,误用了人参,不但不能发挥人参的强壮作用,反而会延误感冒的治疗。

   要因时制宜。 现在正是春夏之交,气温日益升高,不宜多吃热性的补品,建议准备鸭肉、海参、百合、白木耳等凉性补品,既滋补又祛暑。人参有兴奋大脑、活跃思维能力的作用,适宜在早晨服用,这样白天精力充沛,学习效果好。如果在晚上服用,可能影响睡眠。而夜宵吃碗莲子红枣汤,宁心安神,能让考生睡个好觉。

   要因人制宜。 太子参和黄芪,都是补气药物,但用法不一样。如果是口干咽燥,大便偏干的,属于热性体质,可用太子参煮粥益气养阴;如果怕风畏寒,易感冒,则可用黄芪煮粥益气温阳。核桃仁和山药都是补益食物。核桃仁敛肺定喘兼有润肠通便作用。而山药补脾胃、益肺肾可以止泻。便秘者宜食核桃仁 ,山药则不宜吃,千万别用反了。如果要使用中药补品,宜先咨询医师。

   要注意搭配和配伍禁忌。 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但性温热,白菊花醒脑平肝明目,性微寒。那么,将两者搭配泡茶,可平衡食材的偏性,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要注意忌口。 紧张的复习迎考,身体难免出现不适。咳嗽和哮喘患者不宜吃海鲜,如带鱼、黄鱼,虽然这些鱼含有大量的钙、磷、蛋白质,但其中的异种蛋白会引起进一步过敏。同样感冒咽喉红肿的人,不能吃桂圆、荔枝等补品,这些温热的食品会火上浇油,加剧咽喉充血。

   要注意适量。 人需要营养,但补过了头会不利于健康。曾经有一位家长在高考前夕给考生服用超剂量的野山参,结果导致考生不欲寐、不思食,腹胀难忍而挂急诊。所以,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服用生晒参3克,隔水炖服,这是较合理的剂量,如果服后食欲正常,精神振奋,可以逐步加量,最多每日可用9克。滋补身体应细水长流,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

   要注意全面营养。 一日三餐正常合理的饮食是主要的营养来源,是最常规的进补。必须重视一日三餐的食品营养合理和全面。那些方便面、汉堡包、三明治等,有的以淀粉为主,有的以动物性食品为主,所含的营养不全面,过多摄入对人体不利,不能作为日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