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高考后复读生市场显得异常“冷清” 数量减两成

15.08.2015  12:05
记者昨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本市高招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在今年本市高考人数降低的前提下,录取人数略有上升。

今年本市高考复读班招生人数普遍减少 摄影/记者 袁艺

  记者昨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本市高招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在今年本市高考人数降低的前提下,录取人数略有上升。同时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今年本市首次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大平行”,致使复读生市场显得异常“冷清”。按惯例,8月中下旬本市各复读学校将扎堆开学,北青报记者近日走访部分复读学校了解到,今年复读生数量预计较往年减少两成以上。

   复读学校延迟“撤点 班级设置普遍减少

  北青报记者从铭师堂学校教务处主任银国斌处了解到,今年的复读市场与去年相比有一定量的缩水,不少家长依然还在选择观望。他说,以今年的铭师堂学校为例,往年该校招生的复读生人数在500人左右,今年到目前为止招生人数为400人左右,减少100人左右。他介绍,一般来讲,复读生报名一般有两个高峰,分别是一本分数线划定和本科录取结束。按照往年的情况,一般开学前几天,复读校就会撤回各处的招生点, “今年生源招不满,所以暂不能‘撤点’,招生时间将延迟。”银国斌说。他同时表示,按照今年的情况,该校可能要减少班级数量的设置。北青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去年铭师堂高考复读班总共设置了16个,但是今年截止到目前不足10个班,加上延后报名的艺考生的三四个班,预计今年在开班数量上要有所减少。昨天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仁才培训中心高考复读班以及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培训学校高考复读班的招生咨询工作人员也都向北青报记者表示,今年其高考复读班的招生人数较往年有明显减少。

  北京市海淀区仁才培训中心高考复读班咨询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高考生源减少,加上今年实行考后填报志愿,考生普遍认为“分数差不多,能走尽量走”, “今年比往年减少更加明显”。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培训学校的招生咨询人员也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其高考复读生招生情况不如往年,大多数考生都是“能走就走”。她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该校高考复读班于8月23日报到,原计划是4个班,每个班35名学生,但是目前看来开不了这么多班,一切还得23日学生报到之日才能够最终确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