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生的心理调适

03.07.2014  12:50

  据报道:不久前,合肥考生王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查分后跳楼身亡。逝者令人心痛,每年高考放榜,必然“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享受金榜题名的喜悦,有人承受名落孙山的压抑,也有人因压力过大而患上严重心理疾病,甚至出现如上极端行为。因此,高考落榜生的心理尤为值得考生家长、老师们关注。

  常见的落榜心理有:

  一是失落感。感到前途渺茫,不知路在何方,心理上陷入沉重的阴影而不能自拔。二是悔恨感。悔恨平时不用功,浪费了美好的时光;悔恨考试时粗心失分,特别是看到一些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考上了,其懊悔情绪更大。三是负罪感。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等,辜负他们的期望,甚至有负罪的心理。 四是自卑感。把高考失利看得很重,严重损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妄自菲薄的心理。

  要消除这些不良情绪,建议:

  1、家长、老师和亲朋好友要积极对落榜生进行心理疏导。要关心、体贴和安慰考生,切不可讥讽责骂、埋怨批评、另眼相看、伤其自尊等,以免加重其精神负担。

  2、考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要正视落榜现实,从悔恨中走出来,进行自我安慰,如“我已尽力了,问心无愧”、“高考失利不代表永久失利,人生的考场还多着呢”;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如约上知己或亲人到大自然风景区尽情游玩,或去爬山、打球、运动等;考生要学会找家人、好友倾诉,减压释负;考生还要用辩证思维看待落榜,正确评价自己。

  3、当自身及周围人的帮助调节无效,且考生出现较明显的失眠、焦虑、抑郁情绪时,建议家人及时将其带到专科医院看精神、心理科门诊。

  (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陈岳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