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首次向全省法院征求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意见

30.09.2015  11:48


广东高院首次向全省法院征求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意见

来源:中国广播网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工程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这场被誉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渗透各个领域的今天,广东法院信息化建设将迈向3.0时代。2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并首次向全省法院征求广东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广东法院从2008年以来,通过八年的建设,全省四级法院实现了从原来的一个个“信息孤岛”实现了全面联通,从最初的单一功能发展成为集审判执行、质量监督、绩效考核、电子档案、办公自动化、人事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建成了全省联网、网络查控、精细管理、快速联动的执行信息化网络,构建了执行信息查询、裁判文书上网等三大司法公开平台,科技法庭建设、远程提讯、远程接访和庭审直播等系统也实现了全覆盖。

八年建设,广东法院2.0版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国法院基本实现了迈进“一流方阵”的目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其他省份的智能化成就相比,离最高法院提出的信息化3.0版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广东高院郑鄂告诉记者:“特别是广东法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应用系统与业务需求的契合度、司法便民体系建设等方面短板很明显。”

围绕促进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现代化,广东法院推出了以实施“天平工程”和《广东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五年规划”)为指引的3.0版信息化法院目标。根据这一规划,未来的广东法院信息化建设将朝着“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能法院”方向发展。

大数据应用将更广泛。根据“五年规划”,广东法院将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整合分析和综合研判,进一步加大对海量案例、司法数据的分析、研判和运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为党政机关宏观决策和进一步把握审判规律、有效规范和建设司法裁判提供智力支撑。“大数据应用在司法改革中也将大显身手。”郑鄂说认为,在法官员额测定、责任考核上,需要立足于大数据的精准测量,为案件数字背后法官真正工作量的客观化、标准化、数据化。

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还将给法院审判管理现代化带来飞跃性的变化。记者了解到,广东法院将在保障审判权运行上,将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实现审判流程再造。建立以庭审为中心的信息汇聚解构,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建立以法官为中心的数据提取、分析、应用体系,促进法官自我约束、自我评估、自我管理;建立数据内部共享和信息对外公开相结合的监督模式,通过设定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权力边界、岗位职责,确保全程留痕、责任明确;加强权力运行中每个环节、每个节点、每个岗位的监督制约,防止法官“任性”用权。广东高院副院长聂式恢在会上透露,未来广东法院将力争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四级法院诉讼档案互联,以搭建更统一、更高效的办案平台。

信息化建设还将致力于构建更便捷的诉讼服务平台。“传统的窗口‘面对面’式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在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网络、移动客户端等为代表的‘键对键’式诉讼服务将成为广东法院的常规化服务。”郑鄂表示。根据“五年规划”,广东高院要求必须加强信息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查询、阅卷、视频接访等服务。“就是要让‘信息多传递、群众少跑腿’。”郑鄂表示,将更加注重用户人性化体验,促进网上网下、线上线下、虚实相融合,为诉讼当事人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

广东法院在打造“网上法院”的步伐将更加坚定。广东法院在打造网上法院上已经取得了扎实的成效。记者从该院执行局局长许佩华在会上就执行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介绍中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广东高院已经在全国法院率先建成了全省三级联网、信息全面共享、网络查控一体、案件精细管理、联动快速有力的执行信息化网络,被誉为“网上执行局”。“未来的网上法院要毫无保留地实施法院职能向网上转移,实现在网上‘再造一家新法院’。”根据“五年规划”,下一步,广东法院将依托政务网络加快推进与党政机关单位的网络横向接入,为公务信息流转、当事人信息调取提供便利;依托执行指挥中心系统加快整合金融、交通运输、不动产管理等公共信息资源,为司法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依托诉前联调、社区矫正等现有工作机制构建与各类社会组织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互联网+”产业链拓展网上司法拍卖、司法自媒体建设等新平台,借助新兴产业和新型传播模式实现司法工作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杜淑琴)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