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会吃鸡蛋!13个误区你不知道~

15.03.2016  01:28

鸡蛋是大家日常的营养食物之一,但是大家对于鸡蛋有很多误区哦!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些误区,真的很有必要知道哦!

 

误区1 鸡蛋冷却后再剥壳好?

吃煮鸡蛋时,大家都会等到鸡蛋自然冷却后再剥壳,这样不仅十分难剥并且蛋白会残留在壳上。其实将煮好的鸡蛋放入冷水中,就不会出现这一现象啦!

误区2 煮的越久越好?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水开了煮三分钟即可,这时鸡蛋呈溏心状,蛋黄处于半凝固半流动的状态,营养成分最利于人体吸收。

误区3 敲碗边最方便?

用碗边缘敲破鸡蛋是大家的一个习惯,但是这样蛋壳会很容易掉入碗中。建议大家往灶台上磕一下,再倒入碗中喔!

误区4放置大头朝下?

大家从超市买回鸡蛋后,直接会把鸡蛋乱放到冰箱中。其实鸡蛋的储存也是有讲究的。要将鸡蛋大头向上、小头向下且不能横放,因为鸡蛋乱放会造成蛋黄上浮,导致鸡蛋发散变成粘壳蛋。

误区5 没有保质期?

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买散装的鸡蛋,吃完了就会再去买,根本不会在意鸡蛋放置多久。其实鸡蛋也是有保质期的。温度在2~5度时保质期大概为40天,冬季室温下为15天,夏季室温下为10天哦!

误区6 农家蛋有营养?

很多上海老阿姨总是想方设法去买农家蛋,市场上都说家养的鸡蛋比养鸡场的鸡蛋更有营养价值,但是经研究表明,里面所含的营养价值相差无几。还有,农家鸡的生存环境很令人担忧,受到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大,养鸡场的鸡统一管理,相比较而言,更加 健康

误区7 红壳蛋比白壳蛋有营养?

红壳鸡蛋真的比白壳鸡蛋营养价值高吗?通过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唯一的优势在于蛋壳比较厚,储存时间长一些,但是其中所含营养是相差无几的哦。

误区8 蛋黄越黄越有营养?

“红心鸭蛋”的事件大家应该还有印象,蛋黄确实是好东西,鸡蛋中的蛋白质集中在蛋黄上,如果饲料中有青叶或者玉米,那么鸡蛋蛋黄的颜色就会加深,的确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不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是很容易让鸡蛋变颜色的,而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但是消费者没有必要谈蛋黄而色变,没有被化学污染过的,依然是有营养的好食品。

误区9 毛鸡蛋是滋补品?

很多人对于毛鸡蛋倒不是非常喜欢,不过在南京这个非常流行。毛鸡蛋就是死胎蛋,是没有完成孵化的鸡蛋,吃了之后对身体极其不利。毛鸡蛋中的营养在孵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的营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被消耗掉了,跟新鲜的鸡蛋是没法比的;而且毛鸡蛋极易被微生物感染,是细菌的温床。专家指出,吃毛鸡蛋不仅不能滋补,甚至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10 生吃鸡蛋更有营养?

研究表明,吃生鸡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生鸡蛋中很有可能带有沙门氏菌,吃生鸡蛋很容易感染,导致发烧、腹泻、腹痛等。小伙伴们,不要生吃鸡蛋,很容易感染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