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单条微博评论破亿 创世界纪录(图)
图片来源:千山晚报
近日,鹿晗的微博评论量创下惊人纪录。他在2012年发的一条关于曼彻斯特联队的微博已获1亿多评论,成为单条微博评论量最高的微博。粉丝们齐心协力在微博下留言:“一心一亿,一鹿有你!”
时下娱乐圈最红的明星微博粉丝虽然有几千万,但单条微博的评论也就在几万到十几万徘徊,相比之下,像TFboys、李易峰、鹿晗、吴亦凡等近几年迅速蹿红的新人王更能让粉丝在他们的微博下狂热互动、跟帖、留言,粉丝越多互动也越多的铁律似乎被打破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有违常理的事情?
撰文:广州日报记者李渊航
大数据惊呆世人
鹿晗粉丝屡次助其刷新人气纪录
近日,鹿晗于2012年9月10日发的一条微博,被粉丝刷出了一亿的评论量。这条微博在2014年8月曾经因获得上千万评论,成为“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这条微博一直没有沉寂,在鹿晗今年4月20日生日的时候,粉丝们贴心地为其刷出了4200万评论量,8月18日,鹿晗粉丝再度达成一亿评论的目标,并最终成功。
据统计,涉及“鹿晗”的微博已超过300亿,而全球人口总数只有73亿,以此数据,平均全球每人谈论鹿晗4次,鹿晗这位90后新人王以夸张的互联网大数据惊吓世人。
百度发布的2014年明星品牌数字资产榜,鹿晗最终成为数字资产最高的男星,他的百度贴吧粉丝活跃数连续数月有7000多万,创贴吧纪录。另外,数字资产最高的女明星是李冰冰。
所谓明星品牌数字资产,是指互联网上与该明星个人品牌相关的活跃内容的集合,这是用大数据量化个人品牌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品牌数字资产值成为衡量明星自身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
娱乐圈怪现象:
明星粉丝量、人气指数倒挂
微博兴起不久后,姚晨获得了微博女王的称号,目前姚晨的微博粉丝有7800多万,她经常发微博,与粉丝频繁互动,不过单条微博评论量并没有达到过千万级别。姚晨曾就自己和前夫离婚的传言八卦作隐晦的解释,评论也才40余万条,虽然看起来已是十分惊人的数字,但鹿晗的微博回帖中,超过50万条的比比皆是,而鹿晗的微博粉丝只有830多万。
粉丝数突破千万的明星大有人在,如邓超、Angelababy、谢娜、陈坤、何炅、刘烨、范冰冰等,他们发微博的频率比鹿晗高,更善于制造话题,不过微博的评论量和鹿晗的始终不可同日而语。之前范冰冰公开和李晨的恋情,也才有不到一百万的评论。
玩微博玩得最好的明星姚晨曾公开透露玩微博的心得:“一些段子、幽默,可以放到微博上。不管怎样, 我觉得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这样的心得虽然现在仍有效用,不过看看鹿晗的微博,大多发得比较简单,文字朴实,没有字斟句酌的痕迹,照片就是简单的自拍,但每条都引发粉丝追捧。
通常,明星、公众、商家都认为,微博粉丝量是一个明星人气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明星微博的评论、转发量更是其受粉丝欢迎程度的晴雨表,这在鹿晗等新一代明星身上得到验证。
鹿晗粉和其他明星粉
最大的不同
有人发文阐述,传统的明星生产路径基本上延续了“演艺产品——大众媒体关注——话题营销”三部曲,而鹿晗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明星,新的造星模式是演艺产品——粉丝经营——反向引爆。
新的造星模式下,粉丝不再通过作品和传统传媒渠道获知他们,而是在贴吧、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名人排行榜等社交媒体里聚集,形成粉丝群落,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这种强大的关注再反向引爆吸引大众媒体关注。
新的造星模式下,粉丝形成了自己的圈层,圈层内明星风光无限,圈层外可能大众不知道这个人,最初热起来的EXO、TFboys都有这样的特点,就像当初吴京不认识EXO一样,只不过他们现在已经从圈层拓展到了大众领域,越来越多的非粉丝也开始知晓他们的名字。
由粉丝经营出来的明星,注定他们的粉丝和以往明星的粉丝有很大的不同。新一代的粉丝大多数是 90 后、00后,与70 后、80 后欣赏、崇拜自己的偶像不同,新一代粉丝的参与度超强。在鹿晗的百度贴吧,粉丝每天要签到,签到数量近30万,为偶像制造人气。粉丝以 70 后、80 后为主的王力宏的贴吧日签到数为2万个左右,微博粉丝7000多万的陈坤的贴吧日签到数仅有 3000 个。这次鹿晗微博评论能破一亿,也得益于粉丝强烈的参与意识。
同时,新一代粉丝更爱把各种情感投射到明星身上,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欣赏和崇拜。所以他们会更容易表现出类似于陷入恋爱的人的 “疯狂” 举动,因此就有了“脑残粉”的称号。比如EXO的粉丝,其中有只喜欢团体某一个成员的“惟饭”,有喜欢所有成员在一起的“团饭”,有把他们当作儿子看待的“亲妈饭”,也有以吐槽为主的“后妈饭”,甚至还有喜欢跟踪、打扰明星的私生饭等。“粉丝圈子是非多”,所以粉丝们时而团结,时而争吵,但所有粉丝围绕着共同喜欢的明星聚集,就跟平常过日子一样,有争吵,有和睦,日子照样过下去。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鹿晗们的粉丝比传统明星们的粉丝更愿意去微博评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