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食麦螺中毒成植物人 麦螺毒素类似河豚毒(图)

16.07.2014  20:08

  近日媒体报道福州一位58岁的老人吃六两麦螺昏迷近一个月仍未苏醒,吃麦螺中毒的事件并非今年才出现,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部门提醒不要购买食用。

  麦螺,学名 织纹螺 与花麦螺Euplica scripta相似,贝壳小形,纺缍型,壳表有光泽,外唇通常肥厚,内壁有一些小齿。色彩变化多,数量极多,常用来加工艺品。壳小,呈菱形,体层梯状,质厚,壳表光滑,色泽多变。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台湾分布在基隆市,兰屿,台北县贡寮乡蚊子坑,花莲海岸,台北县鼻头角至宜兰县大溪,屏东县恒春半岛,大树房,东沙岛,宜兰县苏澳,花莲县大港口,小琉球,澎湖,新竹县。麦螺主要栖息于潮间带到潮下带岩礁区、海藻上、浅海,分布于热带到北极海域,潮间带到深海海域,是肉食性贝类动物。

  外形特征

  麦螺贝壳小形,纺缍型,壳表有光泽。外唇通常肥厚,内壁有一些小齿。水管沟明显。口盖角质,矩形。齿舌狭舌形,中央齿缺乏齿尖。色彩变化多,数量极多,常用来加工艺品。 壳小,呈菱形,体层梯状,质厚。壳表光滑,色泽多变。壳口白色,狭窄,外唇厚,外唇内壁有齿状刻纹。壳口小,角质。

  本种与花麦螺Euplica scripta相似,但後者的外唇肩部向外扩张,口内唇有紫斑。

  习性环境

  栖所环境 栖息於潮间带到潮下带岩礁区,海藻上。 浅海 。分布于热带到北极海域,潮间带到深海海域。肉食性。

  麦螺是织纹螺的俗称,这种螺生长在沿海浅滩,形似圆锥体,螺壳为褐色,中间黄色螺纹。螺纹盘旋8层,基部收缩。织纹螺通常只有小拇指大小,肉体呈淡黄色,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

  主要毒性

  麦螺的毒素类似河豚毒,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其毒素并不是来自于它的肉,而是胃。因为水域、季节的不同,织纹螺所吃的藻类有可能有毒,也可能没毒,而含毒量也不相同。这就解释了,有的人吃织纹螺产生中毒,而有的人却没有中毒[1] 。我省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已对餐饮单位发出了禁止销售加工织纹螺的告示。若还有餐饮单位经营织纹螺,将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除了罚款外,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卫生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