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新基村:明清祠堂传后世 古梅风韵八百年
莫氏祠堂。(记者 郑家雄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浅浅一湾新基河从村中穿过,站在翻身桥上放眼望去,停靠埠头的小龙船,依水而建的凉棚,明清时代的祠堂庙宇,紧凑的民宅小巷在视野中次第展开,耳边还不时盘旋着悠扬的粤韵……这一道“古梅风韵”或许已存在了八百年。从南宋末年至今,麻涌镇新基村依然保留着浓浓的岭南水乡风情。
祠堂和凉棚都是新基村民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婚丧嫁娶,新基人家最重要的事情都在祠堂里决断,由此衍生出祠堂文化;凉棚最初是新基男丁的“单身公寓”,后来演变为社交场所,村民们曾在这里分派生产队的工作,也在这里交流粤曲吹拉弹唱。要读懂新基,还得从这两处地方开始。
水乡最大祠堂藏身新基
翻身桥东岸有一个公交站,每逢节假日都会有不少游客搭乘619路新城公汽,从华阳湖湿地公园赶到新基村游玩,翻身桥西的莫氏祠堂正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莫氏祠堂是新基村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祠堂。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超过400年历史,数百年来,莫氏祠堂经过多次重修、扩建,如今祠堂占地面积达2480平方米,建筑面积892平方米,被誉为东莞水乡最大的祠堂。这也是麻涌镇唯一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莫氏祠堂的大门,穿过狭长的广场,经过高大的石牌坊,里面是一个四合院建筑,上面布满灰塑、木雕、石雕、砖雕、壁画、对联、陶瓷等精美装饰,几名老人坐在门前的石墩上闲话家常,怡然自得。
和莫氏祠堂一样,璞潮家庙同样名声在外,这座家庙位于新基村东街,始建于1917年。这座将近百年的建筑是新基村人莫柱一为纪念父亲莫璞潮而建造的,莫柱一曾任民国时期的广东省长,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
新基村党工委书记莫伟森告诉记者,新基于宋代立村,至今约有800年历史,丁、仇、李三姓最早迁入,后各姓相继入居,莫氏族相对迁入较迟,但其后代繁衍人口最多。数百年来,各姓氏同居新基和睦相处,各姓村民纷纷修建祠堂。“新基祠堂多而且分散,走上一遍起码也要一天时间。”莫伟森说,鼎盛时期新基祠堂达30多座,如今保存下来的明清祠堂仍有11座。
莫氏祠堂、璞潮家庙、月川莫公祠、爱东莫公祠、尔会莫公祠……大大小小的祠堂在村前河涌沿岸一字排开,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特别的是,新基祠堂大多坐西向东,这与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布局不同。这种布局缘于河流的流向,充分体现出水乡村落布局的亲水性。
莫伟森告诉记者,祠堂是新基村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无论是婚丧寿喜、祭祀先贤还是添丁祈福,各姓村民的家族大事都在祠堂里举行。新基祠堂林立,深厚的祠堂文化引来了众多游客。一些村民看到了商机,就在莫氏祠堂对面的埠头边叫卖麻涌香蕉,或者摇着小龙舟又当起了摆渡人。
凉棚曾是男丁集体宿舍
炎炎夏日路上行人汗流浃背,新基河边老榕树下的凉棚里却是凉风阵阵,清爽宜人。这些凉棚沿着河边蜿蜒而建,相隔几十米便是一座,凉棚宽敞且四面通风,里面还铺设了木板,几个村民躺在凉棚里酣然入梦。
凉棚是东莞水乡特有的一道景观,尤其是在麻涌镇小桥、凉棚、榕树、祠堂比比皆是。不过,新基村的凉棚与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这里的凉棚并不是用竹木来搭建,而是砖石水泥结构,宽敞高大而且结实,颇有气派,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个四方亭子,里面还铺设了宽大厚实的木板,供村民和游客休息,可坐可躺。
莫伟森告诉记者,新基村的凉棚原本也是竹木搭建,2013年该村创建水乡特色村落,对原有凉棚进行升级改造,于是才有了这些“高大上”的新凉棚。尽管凉棚是新建的,与文物沾不上边,但这是一道有历史韵味的水乡风情。
“凉棚以前是新基人的男生宿舍。”莫伟森告诉记者,以前新基村民房子小,家里人多住不下,只能先解决长辈和家族女性的住宿,青壮年男丁就只能到凉棚过夜,婚后再搬回家里住。众多喜爱粤曲的新基汉子聚在一个凉棚里,自然少不了切磋一番,于是凉棚也就变成了粤曲爱好者的小舞台。
凉棚不仅是新基村民居住和 娱乐 的“大后方”,也是新基村民各生产队的“临时指挥部”。莫伟森回忆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基村民分派工作任务几乎都在凉棚里进行。“陈残云小说《香飘四季》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凉棚里。”麻涌文联常务副主席王卫东告诉记者,凉棚与水乡人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延伸阅读】
800年古村变身 旅游 新干线
2013年底,新基打造水乡特色古村落工程顺利完成,此举为800年古村落焕发了新的活力。
改造后的新基村,凉棚、小桥、村道、池塘都得到了全面升级。其中凉棚从竹木结构升级为现代建筑;翻身桥等三座出入村庄的桥梁也重新建造,桥体更为美观、坚固;莫氏祠堂门前的村道也完成了硬底化,变身为一条麻石铺砌的步行街;村庄入口处的池塘架设了石栏杆,架起了廊桥,种植了各色美人蕉,成为了一道亮丽景观。
此外,新基河也得到了整治,清除了沉积多年的淤泥,河道两岸栽种了开花植物,还修筑埠头购置小龙船,使新基河成为了游客在新基观赏游玩的一条新航线。
去年麻涌首次举办“走进香飘四季”乡村旅游节,新基与大步、东太一起成为了麻涌第一条乡村旅游线路。去年国庆期间,吸引了15万人次游客走进三村,亲身感受陈残云笔下《香飘四季》的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旺盛的人气带来了商机,乡村游让不少村民从中受惠,鼓励着越来越多村民加入旅游服务业大军。如今,越来越多新基村民通过销售香蕉、鱼虾等农产品,经营特色小食店,架起小龙船为游客摆渡等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
莫伟森表示,接下来新基将还原昔日文昌塔影景观,建设白房子民宿、水上商业街、香蕉文化园等一批配套设施,同时推进璞潮家庙等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让更多文物、古建筑恢复旧观,为新基村增添更多文化元素,吸引更多珠三角游客走进新基观光旅游。
【小档案】
新基村于宋淳祐五年(1245)立村,原名“宁乐村”,至今约有八百年历史,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也是水乡片2013年重点打造的6个特色村落之一。
新基村现保存明清时期祠堂共11座,古民居2座,庙宇1座,具有代表性的有莫氏祠堂、璞潮家庙、月川莫公祠等。其中莫氏祠堂是新基村中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祠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莫氏祠堂保存了在中原地区早已消失的一祠四塾古老建筑型制,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价值。
谁来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
问:历史建筑如果没有很好的维护修缮,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或者变得残败。已经纳入保护名录的历史建筑,应该由谁来负责维护、修缮呢?
答:纳入保护名录的历史建筑,由所有权人负责维护、修缮。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管理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所有权不明或者由政府代管的,由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负责维护、修缮。
已公布为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管理人不具备维护、修缮能力的,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根据情况可以采取置换、收购、给予资助等方式予以保护。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及时对建筑进行修缮、维护和保养,并接受市规划局的督促和指导。
历史建筑因不可抗力或者受到其他影响发生损毁危险的,所有权人应当向市规划局报告并及时采取抢险保护措施。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问:如果历史建筑已严重损坏难以修复,或者已成为危房,可以申请拆除或者是进行翻建吗?
答:不得擅自拆除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因严重损坏难以修复或者因公共利益确需拆除的,应当经市规划局会同市文广新局组织专家论证、制定补救措施后,报省住建厅及省文物局批准。
经批准迁移、拆除的历史建筑,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历史建筑的详细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并及时报送市城建档案馆。
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经有相应资质的鉴定单位鉴定为危房确需翻建的,应当按照原地、原高度、原外观、原材料、原工艺的要求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由所有权人向市规划局提出书面申请。
市规划局接到申请后,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征求市文广新局、房管局意见后,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记者 吴碧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