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移风易俗文明祭祖 党员干部带头迁坟2.8万座

05.04.2017  08:38

  清明节,麻涌村民在墓园集体扫墓 资料图片

  清明祭祖是我国民间习俗,由于先人墓地往往位于山陵上,一些地方把清明祭祖称为“拜山”。然而,在东莞水乡麻涌,“拜山”却是一种新现象。

  由于没有山只有水田,过去麻涌人大多把祖先墓地安置在自家农田里,每年清明扫墓都要在泥泞中跋涉。直至3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迁坟活动在麻涌展开,从此麻涌人告别了“满脚污泥”的祭祖之旅,衣着整洁地加入到文明祭祖行列。

   移风易俗

   党员干部带头迁坟2.8万座

  4月4日是清明节,不少麻涌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扫墓祭祖。麻四村村民萧先生也不例外,这两天他一边筹备祭品,一边联络亲友,为扫墓做准备。不过,与过去清明扫墓相比,如今他觉得轻松了许多。

  “以前扫墓好麻烦,清明时节雨水多,一家老小又要过田基又要过洼坑,一不留神,踩到满脚都是泥。”萧先生告诉记者,过去麻涌人的祖先墓地主要分散在自家的农田里,村民祭祖要穿过一片片蕉林,趟过河涌,在泥泞和杂草中跋涉前行……路途艰难,一言难尽。

  不过,这种尴尬局面终于在3年前得以改善。2014年,麻涌响应水乡统筹号召,建成了祥安园、永宁园、福荫园、惠泽园4个公益性墓园,发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移风易俗,把分散在农田里的2.8万座坟墓集中迁移到墓园中。这场迁坟活动声势浩大,村党工委班子带头迁坟,生产队长带头支持征地拆迁工作,有的村干部还在女儿出嫁当月带头迁坟。从此,麻涌人告别泥泞的田间小道,衣着整洁地结伴到墓园祭祀祖先。

  通过迁坟活动,麻涌统筹农地2万多亩,积极推动香蕉、蔬菜传统产业逐步转向以精品蔬果、休闲观光农业为支柱的现代都市农业,成功引进一批总投资42亿元的都市农业项目,并获得了“全国首批绿色村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等众多荣誉。

   出行便利

   公共交通助村民扫墓

  麻涌4大墓园分布在麻一、麻三、新基、漳澎四村,毗邻高速公路。为了方便群众扫墓,清明期间,麻涌在高速高架桥下开辟了临时停车场,同时一些周边的道路也设置了临时停车位。

  记者获悉,清明当天麻涌镇还安排多条公交线路在公墓园附近停靠,同时,鸥涌、东太等村还安排专车接送村民前往祭扫。此外,墓园周边还有6个公共自行车接驳点。

  对比从前涉水过田的扫墓方式,如今麻涌人清明祭祖更加轻松、方便。“以前清明扫墓道路泥泞,小孩子容易摔倒不愿意去,现在交通方便了,祭祖扫墓再也不是麻烦事。”鸥涌村村民谢女士如是说。

  更有村民表示,如今清明的意义不只是祭祖,还是一场家族亲人的聚会。该村民表示,过去很少回来的远方亲友如今每年都回来祭祖,顺便度个小假期。

编辑: 冯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