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座】黄坑田园综合体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
■ 郑渝川
去年底,梅江区首个区级城乡环境示范点黄坑田园综合体启动建设。如今的黄坑村以千亩生态公益林形成的“大氧吧”作为底色,坚持生态优先,将农业与文创、休闲结合,发掘绕村而过的活水优势,打造出了“诗画田园”“梦里水乡”,也带动了村民增收。
像梅江区金山街道黄坑村这样的村子,在梅州并不少见。村子山多地少,山林兼有生态屏障功能,很难进行高密度的农业开发,使得作物产值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村民要提高务农收入就显得十分困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态经济视角来看,黄坑村的农业开发潜力有限既是劣势,又是一项优势。黄坑村的地形地貌,公益林所形成的富氧环境,伴山依水的田园空间布局,完全可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转化为持续发展的项目,发展为新型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度假经济的载体,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引领出现创业浪潮。目前黄坑田园综合体已推出“一米农场”等项目,受到市民欢迎,“梦里水乡”也在建设之中。笔者认为,黄坑将山地村庄改造、升级为生态经济村,是当地根据土地流转政策,整合利用农村撂荒地,是乡村振兴的一种有益尝试。这种田园综合体模式,值得推广。
当前而言,有关部门应主动积极加强对该综合体建设的指导。黄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几点,首先要有具备必要前瞻性的规划设计,相关部门应将黄坑村等相关村庄的改造升级方向,纳入统筹协调范畴,要避免不同村庄出现高同质化的开发建设。其次,要紧抓综合体各项目的开发质量。有关部门、开发企业和村组组织,应对标省内外同类型的乡村改造升级范例,落实开发质量。第三,确保项目开发切实做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引导开发企业加大对项目所在地的劳务购买。有关部门还应积极征询企业和村民意见,在该村适时推出以满足该示范综合体各类项目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职能培训,促进开发企业、创业者更好的融入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