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出台“中医药10条” ,打造“黄埔杏林”创新谷

25.04.2022  08:44

大洋网讯 4月24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中医药10条”)。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医药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中医药10条”重点在推动中医药领域人才高地建设、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打造“黄埔杏林”创新谷、鼓励中医药成果产业化、推进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建设中医药智能装备创新高地、鼓励基金投资等方面提出多个国内首创、全国领先的突破性政策,集聚全球高端中医药资源,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将中医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目前,该区获批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中药生产企业有21家,中药批准文号超过450件,占广州市总数的1/3;全区中医药产业营收超100亿元。伴随“中医药10条”出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形成了多维度、系统化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供给体系,将进一步助力该区创建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打造更优产业生态。

筑巢引凤:吸引中医药高端人才汇集黄埔

发布会上,黄埔区政府一级调研员杨家伟介绍,“中医药10条”具有精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特点,精准“把脉”中医药发展,争取政策先行先试,全方位营造最优中医药创新环境。

吸引人才精准化是政策的一大亮点。“‘中医药10条’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医药领域五类特色人才分类支持政策,从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到中医药交叉学科领军人才,单个团队资助金额最高1500万元。”杨家伟表示,此举将吸引各类中医药领域高端人才,特别是中医药交叉融合复合型创新人才到黄埔创新创业,带领团队在本区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同时,“中医药10条”还鼓励高层次人才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展传承创新交流活动,在全国打造“黄埔岐黄汇”中医药传承交流平台。鼓励开展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交流、工作室传承收徒等传承活动,鼓励承办国际国内、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专业研讨会等各类国家级中医药高端会议或论坛落地黄埔,按实际举办费用30%给予支持,每个活动最高补助100万元。

“‘中医药10条’很精准地给予5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包括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这给了我们中医很大的鼓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导师、广东省郭氏医学保健研究所所长郭程湘表示。据了解,广东省郭氏医学保健研究所于2020年8月落户黄埔,与广州高新区共建广东畅气通络智能佛手研究。“乘着政策东风,我们将加快中医智能装备的研发,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郭程湘说。

产业协同:鼓励医工交叉发展

率先在国内打造“黄埔杏林”创新谷,是“中医药10条”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政策鼓励医工交叉发展,对建设医工结合实验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经认定,按其设备购置费等建设经费的30%给予支持,每个平台最高补助1000万元;经认定,对特别重大的国家级实验室,按实际投入建设经费的50%给予扶持,每个最高补助5000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创新要素汇聚、规模壮大、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两城一岛”的产业空间布局。”黄埔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权介绍,自2017年起,该区接连出台了“IAB实施意见”、“高端生物制药8条”、“生物医药10条”等生物医药领域扶持政策,加上此次针对中医药产业专门制定的“中医药10条”,形成了多维度、系统化的政策供给体系,创新性和扶持力度在国内首屈一指。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10条”在国内首次在中医药领域打通中医药产业要素聚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通道,扶持措施系统化,大力支持中医药成果产业化、中医药成果技术交易,支持建设互联网医院,吸引投资基金,形成政、产、学、研、金、用的政策合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我们把全国中医药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聚集到黄埔来开展医工融合,用交叉学科的力量来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温川飙说。据了解,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2021年落户黄埔,是广州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多家国内中医药及信息领域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

黄埔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工业制造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一个地方,也是我们科研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最便利的一个地方。”温川飙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多元的产业集群,为科研机构提供了实验应用的场地,而“中医药10条”也恰恰抓住了“技术支撑”这一关键点,为中医药产业化发展“造血”。

随着“中医药10条”发布,黄埔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机遇期。黄埔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邓霞表示,接下来黄埔区将重点打造两个区级中医重点专科,筛选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并推广运用;逐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和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推动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制定一批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先行先试:开辟生物医药申报“绿色快车道

中医药10条”还提出,推进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2020年8月,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广东省药监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国首创“省区共同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模式。在省区合作背景下,双方共同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省药监局将行政许可事项前移和下沉,大大缩短企业等候检查的时间。

通过共建法定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平台,让企业‘足不出区’就享受到省级法定药品检验机构的优质服务,提供包括中药活性成分分析、质量标准研究、安全性研究等服务项目,切实解决企业长期面临的法定检验送检距离远、时间长问题。”黄埔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田农介绍。

此外,黄埔区还设立新药申报服务中心,为企业新药申报、许可验收、符合性检查等业务提供专业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构建生物医药申报服务的“绿色快车道”。“对疗效好、安全性高、受群众欢迎的医疗机构中药成方,我们将积极提供医疗机构制剂注册与备案申报指导服务,帮助更多优秀中医药成果传承发展,进一步提升中药产品可及性。”田农说。

目前,黄埔区集聚了香雪制药、一品红、白云山中一药业等一批中医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奇绩医药的“金蓉颗粒”是典型的院内制剂成果转化,获得近年来该区企业首张中药新药证书;香雪制药的抗病毒口服液是全国率先应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中药口服制剂;白云山中一药业的消渴丸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位于黄埔区的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拥有“白云山”和“中一”两大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有着360年历史,堪称岭南中药发展的“活化石”。

“‘中医药10条’提出推进药品评审制度改革,这对我们老字号企业是一个重大利好,它将促使企业更愿意拿出更多的费用投入到研发的项目中,包括中成药的产品开发。”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宁娜介绍,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拥有专利100多项,自主创新产品和具有发明专利的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0%以上。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 范敏玲 舒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