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埔区未来建8条地铁 15分钟畅达天河

04.09.2015  11:31
9月1日上午,广州市新黄埔区举行挂牌仪式,酝酿一年多的广州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至此尘埃落定。

新黄埔区人大领导班子向宪法宣誓

  9月1日上午,广州市新黄埔区举行挂牌仪式,酝酿一年多的广州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至此尘埃落定。黄埔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的新牌同时揭开,新黄埔区宣告正式成立。

  当天下午,在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志英主持下,新当选的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小华带领副主任、委员,黄埔区区长李红卫带领副区长,庄严地向宪法宣誓。

   新仪式

   就职领导向宪法宣誓是广州首次

  这是广州市第一批执行在任职时向宪法宣誓的公职人员。为什么要率全市之先举行向宪法宣誓的仪式?对此,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小华解释,举行这样一个庄严仪式,意义重大。首先,人大就要做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率。借黄埔区挂牌之机,举行向宪法宣誓的仪式,是要提醒区人大常委会任免的国家工作人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把维护宪法权威牢记在心。

  哪些人需要宣誓呢?陈小华介绍,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凡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次宣誓仪式,是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由代表大会主席团来负责组织的。

  今后,黄埔区凡是依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员,都将纳入宪法宣誓范围。

   新当选

   6位副区长有4位来自原萝岗区

  昨日上午,黄埔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经全体代表投票选举,陈小华当选为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红卫当选为黄埔区区长,张春和当选为黄埔区人民法院院长,陈焯霖当选为黄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新黄埔区政府设一名区长六名副区长。昨日当选的6名副区长分别是冼银崧、冯志生、严志明、梁正华、黄东、陈小华。其中,冼银崧、冯志生此前任职于原黄埔区,其他4人则任职于原萝岗区。

   新福祉

   5年内地铁开通4条新建4条

  昨天下午,新任黄埔区区长李红卫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未来将把临江大道、中山大道、黄埔大道等快速交通延伸到黄埔区内,实现15分钟畅达天河。”李红卫透露。

  两区合并后,新一届区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整合资源、改善民生?对此,李红卫说,新一届政府将着重整合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资源,推动区域公共服务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以此改善民生福祉。

  比如,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我们总的原则就是简政放权,通过深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大幅提高行政效能。以后,老黄埔、老萝岗两边原有的政务服务大厅都会保留,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解决两个政务服务大厅行政审批项目互联互通、互相认证的问题。

  在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都有具体举措。交通建设总的是“一张网、三条路、五条轻轨、八条地铁”。“一张网”是对全区的道路交通体系进行总体规划,建设“八纵八横”交通主干路网。“三条路”是将临江大道、中山大道、黄埔大道等快速交通延伸到黄埔区内,实现15分钟畅达天河。“五条轻轨”就是在区内规划建设五条轻轨,形成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谋划研究。“八条地铁”就是要在五年内开通4条地铁(6号线二期、13号线、知识城线、21号线),新建4条地铁(7号线二期、5号线东延段、6号线三期、19号线)。

  教育事业方面,力争实现“教育三化”,分别是均衡化、优质化、国际化。均衡化是对全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确保各组团间的教育资源都能较好满足区域需求,优质化除了优化增强教师队伍力量之外,还要加快推进“四大名校”合作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广州二中、华师附中,接下来还要引进广铁一中、广州六中,并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南洋理工)合作,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医疗卫生方面,简单来讲,就是“一个重点、两大产业、两个服务圈”。“一个重点”就是重点抓综合性医院合作项目建设。要用好政府力量,加快与高校(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合作建设综合性医院,推进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易址重建。“两大产业”就是用好社会力量,建成几个大型的医疗综合体,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养老产业。“两个服务圈”,就是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力争实现城市居民在15分钟、农村居民在30分钟步行范围内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