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黄埔,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明年开学
大洋网讯 9月24日,广州市黄埔区与湖南师范大学(含师大附小,下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广州科学城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据介绍,双方将共同打造质量领先、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一流中小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拟命名)”。该校计划于2022年部分开学。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落地广州。
据了解,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是湖南师范大学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与政府合作共建的公办学校,是黄埔区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该校位于黄埔区开源大道以东、瑞和路以西火村旧改地块,共分为南、北两个校区。
据介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将以“办黄埔人民满意的高品位学校”为办学宗旨,以“为终身发展全面奠基”为办学理念,坚持“五育并进,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贯彻“公、勤、仁、勇”的校训,努力办成“具有高端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高品位学校。
在育人方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将加强学科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教育价值,建立以导师制为基础的“班级教育小组”体制,由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转变为“班主任领导下的班级教师集体负责制”,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和导师制评价制度,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适应新时代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新需求,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与创新。
在教学研究方面,该校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现实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校园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实现研究促进教学的目的。
同时,学校将建立教学研究基地,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实验,广泛组织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育论坛等活动,以点带面,发挥优质学校辐射作用,将教研成果转化应用,以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促进区域学校共同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将逐步构建适应于中小学生发展的“人本课程体系”,以三级六类课程(三级:基础型、拓展型、卓越型;六类:每个层级对应六类课程)为核心内容,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贯彻五育并举,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突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渗透美育,实施好“五项管理”“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课程,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高质量引领学生卓越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杜军表示,将充分利用所有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平台资源、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确保最优质的资源能够在我们黄埔区可以使用。“期待这所学校能够在我们和黄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办成黄埔区、广州市乃至大湾区的高品位优质学校。”杜军说。
据杜军介绍,在师资建设方面,要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要寻找志同道合的小学、初中等各学段领军人才,让他们培养学校的新教师,另外要招聘高素质教师。杜军说:“通过集体备课、校本延续、平台共建等方式,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整体教师的素质水平,为黄埔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鸟瞰效果图。图片由黄埔区教育局提供。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将以优质资源共享、深化校际教研交流等方式,带动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黄埔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贯彻推进“双减”工作。
湖南师范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公办高级中学、湖南省首批八所重点中学,也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校友,有着“金牌摇篮、课改先锋”的美誉。
据介绍,近年来,黄埔区教育局为进一步推动黄埔教育全面协调优质可持续发展,结合黄埔区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人口变化的实际,提高人口与学位的匹配度,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建设与发展,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以开放的姿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先后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等优质教育品牌合作办学,做优增量,形成优质教育集群,增强黄埔教育软实力,以“外引内促”的工作思路,加强全区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的统筹和协调,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满足黄埔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全面实现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十三五”期间,黄埔区基础教育投入达140亿元,新增幼儿园55所,新建中小学校23所,新增学位6万余个。公办小学、初中学位平均增幅分别为10.5%、9.4%,提供积分入学的公办学位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21年,黄埔区新开办广州实验中学、黄埔军校中学等5所中小学校及5所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1.27万个。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泽楷 通讯员余洋、梁锐佳、王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泽楷 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