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百元假钞直接烧掉 94岁“黄桷兰婆婆”:不能害人

01.06.2016  21:18

每天总会有很多人慕名专程来买罗婆婆的花。

5月21日,罗婆婆去街对面上 卫生 间,一位市民一路搀扶着她。

罗婆婆的租住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井然有序。

在成都盐市口卖黄桷兰 罗婆婆已坚持了13年。

这几天,一个街头卖花的老婆婆牵动着成都人的心。经过人民日报微博等媒体转发,她甚至在全国都火了。

这个婆婆叫罗锦凤,今年94岁,在成都盐市口卖黄桷兰已经13年。摆一天摊她只挣几十元钱,但当有人拿着百元假钞去买花,上了当、损失了一个月房租钱的她转身就把假钞烧了,因为“不能害别人”。

每天清晨,她会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盐市口摆摊卖花,许多人专程赶来照顾她的生意,也有人送上牛奶蛋糕、衣服鞋帽。“我老了,走不动了,明年就不卖花了。”人称“黄桷兰婆婆”的她说,在这里卖花的十多年里,她遇到了太多的好心人,“我不能当面感谢他们,希望你们帮忙传个话,我心里一直很感谢大家。”

“我妈经常教育我们,为人不能做亏心事。她自己遭了都是自认倒霉,肯定不得去害人家。”——女儿周素英

“她挣钱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在我的印象中,以前人家多给了钱不要找零,她都追到还。”——邻居王木清

善举感人

72小时上万人点赞 人民日报微博转了她事迹

成都盐市口一商店门前,94岁高龄的罗锦凤在这里卖了13年黄桷兰,是远近闻名的“黄桷兰婆婆”。

10多年里,随着人们口口相传“有个太婆每天在新世界百货门口卖黄桷兰”,越来越多人专程去买她的花,很多人放下10元20元,提走一串黄桷兰,不等找零就匆匆离开。

不过,除了好心人,她也遇到过“黑心鬼”,几年前曾收到过一张百元假钞。100元钱她要卖250串黄桷兰才能挣回来,是她一个月的房租,可她收到假钞后,回家就把假钞烧了,“人家害我,我不能去害别人。”

此事经华西都市报微博、微信5月29日报道后,感动了很多人。72小时内,包括人民日报、央视 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微博等纷纷转发。仅首发媒体华西都市报该条相关微博,就被转发、评论近3000次,1万多人点赞。谴责骗子的同时,网友们也心疼婆婆,许多人留言询问她的摆摊地点,“我要去看望她,去买她的花”。

其实,这并不是罗婆婆唯一一次遇到骗子。去年底的一天,一个中年男子又拿了张百元大钞来买罗婆婆的鸡毛毽子。“我说找不开,他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说其他地方也找不开。”旁边一个70多岁的大爷常和罗婆婆搭伴摆摊,为了帮她做成这笔买卖,大爷好心帮忙换了零钱,谁知晚上收摊时,才发现这又是一张假钞。

随后十多天,大爷一直没再出现,罗婆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看他好久都没摆摊,过了多久才来。我就问他,是不是怄我了。”事情过去那么久了,虽然大爷不让她还这笔钱,一再解释自己只是忙才没来,可婆婆一直到现在都觉得过意不去。

自食其力

进城卖花已13年 每天街头坐十多个小时

买卖跟着花期走,每年从4月初开始,黄桷兰一直要卖到12月底。其他几个月,罗婆婆就卖鸡毛毽子。

过去13年里,她每天早上5点过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饭,6点30分准时从天府新区中和街道搭68路公交首班车进城卖花,一天要在街口坐上10多个小时。摸黑收摊再坐公交车回家,吃完晚饭,晚上10点钟准时睡觉。

5年前,进货、串线她都自己动手,这几年身体不如从前,这些事只好请别人帮忙,收入对半分。每日8点前,她会准时到盐市口的一个固定地点取花,赶在9点之前做第一拨上班族的生意。

黄桷兰一筐100朵,2朵一串,一筐能穿50串。一串1元,卖一筐她能赚20元,平时一天大概卖200串。“今天拿了300多串。”她一边给买花的姑娘拿锁针,一边说,“因为有记者写了我,这两天生意好,现在都卖了3筐了。”

爱心如潮

送衣送鞋送食物 常有人多给钱转身就走

“婆婆,我买两串黄桷兰。”5月31日上午,罗婆婆刚铺好“摊位”,就有三三两两的路人递上一二十元买婆婆的黄桷兰(1串两朵卖1元)。不一会儿,又有人分别为她送来蛋卷、酸奶等食物饮料。

上午10点,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提着两个大塑料袋,看起来像是周围送货的人。“我要两串花。”放下10元钱,趁着婆婆低头找零钱,他提着花就走,“不找了不找了。”

没叫住飞快离开的小伙子,罗婆婆叹了口气,“这样的事情常遇到。还有给我送水、送衣服鞋子的,好心人太多了。”她脚上穿着一双时下流行的运动鞋,深蓝底橘色边,比她的鞋实际码数大了两码。

罗婆婆说,去年底,两个姑娘找到她,买完花后,放下一双鞋盒装着的新鞋就走。罗婆婆的大脚趾稍长,平时穿鞋常顶得拇指痛,这双鞋穿着妥帖舒服,她十分喜欢。在她家里摆着大小2个塑料盒子,大的装衣服,里面有好几件棉衣;小的放食物,藕粉红枣芝麻糊,都是好心人送的。

可她最津津乐道的,是有人还给她送了粘鼠板。“有次有人来家里看我,我摆条(聊天)说耗子多,晚上要爬到床上来。人家就送来了几张粘鼠板,粘到8只,之后再也没得耗子到处爬啰。”

邻居说法

人家多给钱不要找零

婆婆都要追到还

到现在,罗锦凤已经做了13年“黄桷兰婆婆”,身体不如以前,行动也日渐迟缓,她终于动了休息的念头,“卖不动了,今年卖完,明年就不卖了。”

对于母亲烧掉假钞一事,女儿周素英并不意外:“我妈经常教育我们,为人不能做亏心事。她自己遭了都是自认倒霉,肯定不得去害人家。”

5月30日,记者在罗婆婆的租住处见到了她的邻居王木清。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罗婆婆烧掉假钞,但王木清并不怀疑老人会做这样的事情,“她挣钱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在我的印象中,以前人家多给了钱不要找零,她都追到还。”

辛劳一生

宁愿独居不麻烦家人

坚持靠卖花养活自己

1923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原成都双流县白沙镇(现天府新区中和街道)白沙乡,罗锦凤呱呱坠地。20岁时,她嫁了人,丈夫姓周,比她大一岁。两口子在太平镇上盘了一间铺子卖肉,又过4年,生了女儿周素英,后来又有了二女儿、三女儿。

周素英3岁时,父亲生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罗锦凤一个人拖着3个女儿,日子过得很艰辛。为了生活,农闲时她出门做裁缝,周素英则在家里带着2个妹妹。有人劝罗锦凤再嫁,但她倔强要强,也担心再婚后男方对孩子不好,最终拒绝了媒人,打定主意自己挣钱把孩子养大。

不幸的是,几年过去,一个女儿淹死,另一个则迫于生计过继给了别人,周素英就此成了“独女”,这也是罗锦凤心里的痛。到今天,她只字不提自己的另2个孩子,坚称“只有1个女儿”。

靠着打零工、种地,罗锦凤把女儿拉扯大。在外当保姆的同时,她又帮着带大了孙子和重孙。80岁出头的时候,罗锦凤开始摆摊卖花。“我以前帮人带娃娃时,看到别人摆摊,当时就想好了,以后老了也要自己做生意。”从针头线脑、鸡毛毽子到黄桷兰,她一卖就是13年。

现在,罗锦凤一家五世同堂,女儿周素英已是70多岁的古稀老人,玄孙女也已经3岁。

10多年前,罗锦凤为了照顾上高中的重孙,搬到了现在住的小院里。重孙上大学后,她不愿搬回去和家人同住,宁愿独居。3年前,房东收回房子,她另外在旁边租了一间小平房住,每月租金100元。

周素英住在附近的白沙街道,每周会来看母亲一次,送些吃的东西。家人多次劝罗锦凤搬去一起住,但倔强的老人始终不想“麻烦”家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我现在还能照顾自己,就不去麻烦他们了。”婆婆说,她觉得靠卖花足够养活自己,自由自在。

第一评

在平凡的善行中

见证人性的光亮

□蒋璟璟

再平凡的人生,也会有闪耀的瞬间;再庸常的生活,也会有动人的故事。94岁的“黄桷兰婆婆”,十余年来在闹市街巷坚韧营生,最近却在悄然间成了网络关注的焦点。收到假钞直接烧掉,只为了“绝不能害其他人”——其言其行,借助于一众网友的接力转发,而迅速变成众所周知的“佳话”。对于那些良善的人,人们总是不吝于表达敬意并献上祝福。

“不愿害人”,多朴素的心愿,又是多执着的坚持。虽然是简简单单一句话,置于现实语境下,竟也有一股莫名的打动人心的能量。特别是在施害与互害成为“流行病”的当下,能够守住“不害人”的底线,似乎越发难得。从“烧假币”的故事之中,公众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道义良知上的共鸣,更是一种“做更好的自己”的勇气。

透过别人的故事,我们方可照见自己。照见自己的苟且,照见自己的良善;照见曾所承受的伤害,照见曾所经历的感动。从那些温暖的细节中,感受人性的光亮,如此才可更加忠于自己的内心,才可更坚定追随那些正确的道德范例。

生活不仅有远方,还有当下;不仅有宏大的叙事,更有细节的坚持。一位在街头苦苦奔走于生计的老人,尚且可以用不经意间的善行为他人尽一份心力,我们注定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吧。网友评论

王晓盟April:靠劳动来换取报酬,值得尊敬的奶奶。

@TST活酵母总代夕:用假钞给老奶奶的人,良心过得去吗?

Ellierella: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去买婆婆的花,让婆婆早点回家!

邪风逸是善良的化身:婆婆让人尊敬,不靠博取大家同情而乞讨,凭着自己劳动挣钱,非常不容易!

sccdww:有一次拿了五十元想买她剩下的四串黄桷兰,说不找了,婆婆说你要几串我卖几串,多的钱不收。(记者杨雪 摄影朱建国 雷远东)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海底实现牵手
  新华社广州6月11日电(记者田建川、齐中熙)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