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妙对日本外交官

21.07.2014  12:50

  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梅州市梅江区东郊小溪唇人。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3岁时能背诵《千家诗》,4岁从私塾李伯陶,10岁学作诗。塾师以神童进士蔡蒙吉“一路春鸠啼落花”之句命题,黄遵宪以“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句对之,师大惊异。次日,塾师又以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句为题赋,黄遵宪破题云:“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师见其赋句,讶为不凡,故里中誉为“神童”。

  同治六年(1867)春,黄遵宪参加院试,成为秀才,同治十年(1871)为岁试第一名,补廪膳生,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贡生。光绪二年(1876)北上赴顺天乡试中举人。随后结识了翰林院侍讲何如璋(大埔籍人)后,因黄遵宪的才学,深得何如璋的器重。光绪三年,何如璋出使日本,黄遵宪随何任驻日本参赞后,对日本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其时正值日本政治改革(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维新变法后,日本国势日强,早有向邻国扩张之野心。此时黄遵宪与日本朝野人士广泛接触,结识了不少朋友。

  可是,有一位日本外交官以友人的身份拜见黄遵宪,欲探悉清朝国情,讥笑清廷官员,并作恃强欺弱的气势。这位日本官员便出一上联:“朝无相,边无将,你国家玉帛相将,将来如何?”黄遵宪听后,沉吟片刻,当即应对下联:“天难度,地难量,我皇上宽宏度量,量亦无妨!”此应对之下联既机敏地不给这位日本外交官摸底,又不失大国的风度,令出对者折服不已。这一应对以高大的国人形象,气壮山河的气概,展现在日本外交官的面前,从此也让日本外交官员对黄遵宪敬而畏之。(丘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