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工会主动作为创新履职维权
【编者按】龙岗辖区企业众多,各类商事主体达31.3万家,职工队伍规模庞大,且全区近400万实际管理人口中,90%以上是以务工人员为主的外来人口,劳资纠纷易发多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龙岗区结合区情实际,将深化工会工作改革作为区级改革项目之一,制定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1+6”文件,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深入推进工会改革,主动探索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有效路径,在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引导职工依法表达诉求、协调劳动关系新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主动探索工会工作改革路径,大力推进依法治会,积极服务龙岗产业转型升级
(一)依法改革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龙岗区各级工会高度重视当前区内劳资矛盾和职工队伍发生的变化,更加关注产业转型升级中职工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作为,探索研究工会工作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工会改革事项纳入区改革项目来统筹谋划。2014年以来,该区总工会深入职工全面调研,在涉及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难点、职工关切焦点等方面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按照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的思路,推动制定《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深龙发〔2014〕7号)、《龙岗区关于工会组织参与劳资纠纷预警与处置的工作方案(试行)》(深龙改办〔2014〕18号)等6个配套实施方案,形成区委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1+6”文件,在我省工会改革中,率先尝试对传统工会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强化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在工会组织参与劳资纠纷处置、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加强企业民主建会民主管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等核心工作中,厘清工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梳理工会工作权责清单,突出工会维权主业,建立若干新机制,完善和规范工作制度,促进工会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推动建立政府介入的三方协商机制。以分管人力资源的副区长牵头,由区人力资源部门、工会、企业方面代表组织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每年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分析劳动关系状况,协调各方关系,引导教育职工,规范企业行为,推动协商机制落到实处。
(三)整合资源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服务龙岗经济社会建设。每年投入500万元率先实施基层工会干部职业化改革,在各区中最早制定企业工会规范化民主选举工作指导性意见,帮助企业工会把沟通能力强、职工拥护、个人热心的会员推选进工会班子,率先推行建立企业方、企业工会与职工之间的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投入400万元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创新开展“百千万”职工人才选拔工程,开展有龙岗特色的“职工班组长管理之星”、“职工才艺之星”、“职工创新之星”等“职工之星”系列评选活动,将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与职工文体活动有机结合,培养选拔数百名技术标兵,打造数千名技术能手,培养数万名技术熟练工人,为龙岗打造一支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适应产业转型需求的产业大军。
二、主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及早发现劳资纠纷隐患,积极为职工提供多元化服务
(一)创立“两表”工作机制,及早发现职工被拖欠工资情况。“两表”:即职工工资支付月报表、企业欠薪有奖举报月报表,龙岗在我市工会系统中率先实行职工工资支付月报告制度、企业欠薪举报奖励制度,紧抓职工工资这个核心利益,通过汇总分析“两表”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员工的诉求动态以及欠薪劳资纠纷苗头;并在该区总工会的微信平台上开通欠薪举报的入口,利用新媒体倾听职工诉求。比如,龙岗某皮具厂的韦先生等7位职工被工厂拖欠工资约3万元且催促未果后,韦先生到该区总工会进行举报,经过工会与该皮具厂进行沟通协商,很快为韦先生及其工友追回应得工资,今年来通过欠薪举报制度,龙岗区工会已及时介入处理了欠薪劳资纠纷39宗,帮助职工追回欠薪1432万元,利用区总工会的微信平台来投诉的案件有6宗。
(二)打造“五位一体”职工诉求表达平台。在全市工会系统中率先建立区总工会微信平台,筹建12351职工服务热线,逐步形成网络、微信、企业工会主席QQ群、主席信箱及12351“五位一体”的劳动关系信息报告体系;坂田街道制定第一个针对工会组织的《工会信息员隐患排查奖励办法》;龙城街道嶂背社区自主成立了推进源头治理劳资纠纷促进会,广泛动员厂房业主、厂长、工会会员(积极分子)、工会干部、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人员报告劳资隐患信息,等等。比如,该区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工会实行“错峰上班”,每周一、二、四晚5点半到8点半职工下班时间,在厂房外和路边大排档外“摆摊”,与刚下班或正在用餐的职工进行交流,收集劳动关系第一手资料。今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及时发现报告劳资纠纷隐患536宗,发展工会信息员约1500人,今年下半年全区重大劳资纠纷相比上半年有明显下降。
(三)探索建立劳动关系指标评估体系,多方式多途径引导职工以法治思维对待劳资纠纷。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呈现的焦点难点问题,利用区总工会网站、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及时开展讨论和引导。比如:在该区今年3月、5月先后发生重大劳资纠纷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节点上,该区工会及时先后编制以“如何协商解决重大劳资纠纷”、“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重大劳资纠纷”为主题的刊物《工会观察》,和全区400家较大企业的工会主席交流了“常凯的沉思:依法解决只是听起来很美?”、“给工人更多渠道平静维权”等新颖观点。该区工会还在微信平台上专门设置《工会观察》阅读栏目,在网站上制作《工会观察》电子杂志,向400家较大规模的企业和社区工会干部免费赠阅《工会观察》,对当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教育和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三、主动规范工会依法维权流程,明确必要时上级工会可以“上代下”方式代表职工与企业方协商谈判
(一)创立“信函”工作机制,明确分级应对时限和措施。“信函”:即手机短信和重大劳资纠纷告知函。工会组织发劳资纠纷隐患时,要及时将有关情况通过手机信息先发送给信访、维稳、人力资源、应急等有关部门领导,再以固定格式文书即重大劳资纠纷告知函书面报送相关部门,规范信息报送和共享制度;根据人数、事态不同将劳资纠纷事件划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等级,并规定每个级别事件的应对:事发后基层工会应立即介入,对Ⅳ级的事件应在了解情况后30分钟内报告,对Ⅲ级的事件应在10分钟内报告,对Ⅱ级、Ⅰ级的事件立即报告,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设工会组织参与劳资纠纷处置的工作流程。将处置工作梳理为“事前预警、事中应急处置、事后监督”三个阶段,厘清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每个阶段的层级责任和分工,比如,对被排查出来的劳资纠纷“红色”企业,街道总工会、社区工会调查率要达到100%;对“黄色”企业,街道总工会调查率不得低于60%,社区工会调查率达100%;区总工会对“红色”企业抽查率不低于60%、“黄色”企业抽查率不低于30%。
(三)探索建立以企业工会为基础、上级工会为指导的维权工作方式。对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工会组织的层级维权责任进行划分,力争改变企业工会维护职工权益薄弱的现状,促使上级工会发声。针对在重大劳资纠纷中推选职工谈判代表普遍困难的问题,创造性规定职工谈判代表的产生办法:对企业工会组织健全,能够代表职工与企业协商谈判的,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方协商谈判;对企业工会组织不健全,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或者职工不同意企业工会代表职工维权的,上级工会应按以企业工会为基础、上级工会为指导的原则,帮助企业工会组织推选出职工代表与企业方协商谈判;由于企业未建立工会或者无法推选出与企业方协商谈判职工代表的,上级工会可以“上代下”方式代表职工维权,与企业方协商谈判。
四、工会组织主动依法履行基本职责,以法治思维方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建立以工资为核心的集体协商真谈实谈机制。明确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流程、方式和重点内容。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区、街道总工会每年培训约500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发挥工会律师“一员双责”作用,把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跟法律服务结合起来,既能指导工资集体协商又能调解劳资纠纷;同时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力度。对开展集体协商存在较大困难的企业灵活采取应对措施:对未建立工会组织或无法搭建协商平台、职工强烈要求和委托上级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的,街道、社区工联会可试行代表和代行企业工会与企业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回应职工利益诉求。
(二)社区工会干部积极参与协调劳资纠纷。各社区的职业化工会副主席在社区第一道防线上承担了大量的劳资纠纷的协调工作,为了提高他们的维权能力,该区总工会还以组织考前培训班并出资80%的形式帮助职业化工会副主席考取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证。今年来各级工会参与协调劳资纠纷2428宗,为13879名职工维护了权益。
(三)以“工伤探视”为切入口,创新职工关爱方式。在全市率先开展探视受伤职工活动,合理选定探视医院,制定探视守则,开展“社工+工会”探视模式,安排社工每周3-4天在医院访问受伤职工。同时,开展心理关爱和职业健康教育,为困难职工带来贴心温暖,探索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职工关爱帮扶机制。比如,在龙岗手外科医院6楼病房治疗失去左手四手指里的唐女士,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政府领导来探望,工会的探视慰问让她倍感安慰,类似的受伤职工,今年该区探访近5000人次,给1207名受伤职工送去慰问金54万多元,引起企业对职工劳动保护的重视,龙岗区“工伤探视”的经验做法获全市推广,获评为市社会建设创新优秀项目以及大爱之行重点示范项目。
(四)促使工会努力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在全市工会系统成立第1家区级枢纽型社会组织(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联系和凝聚34家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1家社区级源头治理劳资纠纷推进会,填补了工会工作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广大职工带来了新的服务方式。比如,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开展的“心灵驿站”项目,着力疏导职工的心理烦恼,还培养“心灵种子”,让种子为身边更多的职工带去心灵的阳光。今年以来已经为150多名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培养“心灵种子”约300人。
(编辑: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