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社区民生大盆菜”顺民意、暖民心

09.03.2016  22:08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在基层治理创新中,率先推出“社区民生大盆菜”改革项目,通过机制再造、流程优化,不仅精准地解决了民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得到群众普遍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激活基层自治细胞,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方式变革。

  截至目前,该区已推出项目3209个,经费总额41700多万元。已完成项目2374个(工程类1030个,服务类764个,货物类580个),占总项目的74%;已开工实施项目650个,占总项目的20%。

  “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有机结合

  多年来,龙岗区为加强社区治理、落实民生服务进行过不少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诉求对接有差距的问题,结果是民生工作没少做,社区居民认同感、参与度却不高,“政府买了单、群众不买账”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做民生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单纯“由上而下”模式。

  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区在2015年改革中推出了“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大盆菜”怎么点、怎么做、怎么吃,完全由社区民众自我决定。区政府给予每个社区200万元经费,包括工程类、服务类、货物类三种“”。

  “和兴二期清林中路北侧人行道塌陷,损毁严重,希望能进行修整”、“每逢雨天,愉福路和宏福路的雨水都会向愉园新村倒灌”……2015年3月19日上午,该区“民生大盆菜”首场点菜定菜活动现场,龙城街道愉园社区17个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急事、难事一一被“端上桌”,依次接受社区和谐共建促进会票决。最终,16个民生实事项目获通过。其中,公益帮扶项目“指尖公益”成了居民最青睐的项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南湾街道在7个“众创空间”项目全部实施。项目通过一系列以“科学实验”为核心的玩创活动,使少年儿童“小创客”遍地开花。

  该区“民生大盆菜”首批416个项目,坪地街道申报的152个项目有145个项目获审通过,占全区通过项目总量的30%以上,一跃成为全区最耀眼的“明星街道”。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该街道开始尝试“群众点菜、街道买单”的民生服务,项目涉及雨水管网清淤、排水沟硬底化、村道路灯照明、文体设施、道路绿化、公园建设、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等领域,件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

  上述所举,只是该区“民生大盆菜”受到居民热捧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该区通过“大盆菜”项目,对社区民众迫切需要、普遍关注的小事、急事、难事已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办理机制。“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值得肯定。”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民生大盆菜”的龙岗实践,就是在社区民生实事的办理机制中找准了“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的结合点。

  从政府“包打天下”到居民“自选自做

  传统体制下民生项目的筛选、实施、督办,基本上都是由上级政府主导进行,民众被视为接受社会治理的群体而导致表达诉求渠道较少,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因此,无论是民生工作选项,还是民生工作过程乃至成果,作为受惠主体的民众,事前不知、事中不晓、事后不觉。采访中,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表示,“我们实施‘社区民生大盆菜’,就是要通过老百姓自己选择、自己决策、自己参与,来共同解决好身边事,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基层民主自治共治新局面。

  都说社区综合改造最难统一意见,而在横岗街道华侨新村社区,几位“乐动心灵”的歌唱爱好者特别高兴,从听取居民意见到定制方案,经过一个多月施工、总造价48万元的社区广场很快投入使用,他们以后再也不用为排练场所犯愁了。

  南湾街道厦村社区兰花路一条长300米的道路,原来两旁没有设立人行道,经常发生人车争道、车辆乱停的现象。社区利用“大盆菜”申请30万元经费,该项工程现已完工,群众反映良好。

  布吉街道长龙社区长龙三区一巷路面塌陷修复工程、长兴路三区四巷至八巷空地改造社区公园工程,龙珠社康中心无障碍通道建设工程等,较好解决了布吉片区一些急迫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

  业内人士评价,“大盆菜”项目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自我做主、政府出资”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同时,社区居民通过该项目的实践也逐渐养成了“我的实事我做主”的民主自治共治意识。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

  从“民生大盆菜”项目启动至今,龙岗全区2374个项目能够在不到一年来时间陆续落地,社区居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为聚焦民生需求,凝聚各方力量,激发民众参与热情,该区历时一个半月,先后深入8个街道20余个社区,进行24场次580人次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1300多份,倾听民众声音,了解民众需求;邀请20余家区属单位、街道、社区等基层经验丰富的代表,探讨如何把“民生实事办实”,“顶层设计做好”;出台相应的项目改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改革方案以及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并坚持社区综合党委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街道办事处指导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了标准化的“一菜一单、一单一方、一方一厨、一菜一评”操作规程。

  值得关注的是,各社区“大盆菜“点菜、定菜过程十分精彩,大家“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使社区无形中发生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在该区首场“大盆菜”项目点菜定菜活动中,17个项目中1个项目被否决。“可喜的是,对于社区事务决策,我们真正拥有了否决权。”当场对在龙平路瑞华园段增设休闲设施的项目第一个投反对票的居民曾新才高兴地告诉记者。

  一年来,类似愉园社区这样的“点菜”场景在全区109个社区纷纷上演。据了解,在居民参与“大盆菜”点菜定菜过程中,居民议事会(社区和谐促进会)不仅提供了平台,还起到了带动效应,社会组织、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来劳务工都纷纷参与。通过广泛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强化社区居委会“枢纽、议事、监督、服务”职能,该区成功构建了“一核多元共治自治”社区治理体系。

  从政府“主动放权”到居民“真心点赞

  “社区民生大盆菜,改革项目人人爱。政府花钱来买单,居民自己做主张。自己选来自己定,自己做来自己品。急困难事全解决,和谐社区乐融融。”坂田街道南坑社区居民李矿珍创作的一首打油诗代表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心声。

  “在‘点菜’现场,区、街道和其他部门领导一直处于‘旁观者’角色,他们没有‘出手’替我们‘下单’,我们真的有种当家做主的感觉了”。平湖街道辅城坳社区居民们抢着告诉记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坂田、坪地街道还创新地把“大盆菜”项目交给社区来实施,实现“权力下放”,发动各界参与,改变了以前“政府在做,百姓在看”格局。

  政府主动放权,也为社会组织让渡出了空间,让社会力量协助参与社会治理,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正是龙岗“民生大盆菜”所折射的执政理念转变。

  同时,各街道、社区还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如横岗街道红棉社区服务中心、南湾街道南坑社区服务中心分别利用社区公益金、企业资金,支持助力项目。横岗街道除政府投入以外,还吸收了汇丰银行15万元资金。

  该区人大代表彭慧认为,“社区民生大盆菜”的实施,短期看,是解决社区“急、困、难”的问题;长期看,是“补短板、惠民生、建机制、强基层”的长期课题。基层党组织也从中有效找准了发动群众的新载体,探索和实践了组织、服务民众的新途径、新思路。

  (张武军 廖岱 岳高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