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南越王故地惊现一神物(组图)

19.04.2016  14:07

    南方日报讯(记者/蒋才虎 通讯员/刘伟东)昨日下午两点左右,河源市龙川县佗城南门码头一工地发现一件文物。据南越王宫博物馆研究员陈伟汉现场判断,挖掘出来的是明代文物,是赑屃(bì xì),形似龟。

    该石龟宽1.33米、高0.68米、长1.66米。据介绍,赑屃喜好负重,形状似龟,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现代汉语词典》对“赑屃”的解释:“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中国民间传说龙生九子,通常把赑屃排在九子首位,一般在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可见到赑屃背负石碑,这样的石碑来历都很显赫,多数是当时皇帝所赐封。

    陈伟汉指出,一般赑屃上会背负石碑,但此次挖出的赑屃并没有找到石碑。有关部门下一步将在挖掘现场继续寻找石碑。

    佗城位于龙川县境最南端,是南越王赵佗的发迹之地,秦代中原文化南下与百越文化交流的结合地,千百年来东江中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五代南汉至明初循州治所。佗城是广东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