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人物故事 | “妈妈龙舟队”队员20年后,再次代表沙田夺冠!

24.08.2019  12:45

沙田龙舟精神

同舟共济  团结拼搏    力争上游  奋勇争先

图右二是冯丽娟

来自我镇中围村的冯丽娟是参加训练的龙舟队员之一,包括她在内的20名队员在今年8月份参加美国哈特福德市龙舟赛。据了解,这是我镇龙舟队继1999年参加英国诺丁汉市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时隔20年后再一次出国比赛,而冯丽娟幸运地成为两次代表沙田出国参赛的龙舟队员。

从小酷爱龙舟 结下不解之缘

冯丽娟出生在我镇立沙岛中围村,从小生活在河涌纵横交错的水乡环境中,与水与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都非常喜欢龙舟比赛。(20世纪)80年代那时,我们还是小朋友,沙田就已经有龙舟比赛了,当时只有男子龙舟。每次听到划龙舟声音,我们都会丢下手上的活,冲到最前面去看‘大龙’,非常兴奋。1996年,沙田才有了自己的女子龙舟队。”冯丽娟和队友郭玉兰回忆起当年参加女子龙舟队的情景,难掩心中的激动。

据介绍,早年沙田组建龙舟队时,整个镇就几条龙舟,每到龙舟赛前,每个村轮流用来训练和比赛。当初组建女子龙舟队时,也遇到各种阻力,因为按照沙田的古老习俗,女子不可能划龙舟,甚至不可以看龙舟。1999年,素享龙舟盛誉的沙田镇接受国家体委的委托,组建一支女子龙舟队出征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沙田镇领导干部审时度势,在村民中做了大量的思想观念,破了沙田的旧规陈俗。很快组队告成,26人全是育龄妇女,平均年龄28岁,最大年纪46岁,人称“妈妈龙舟队”。当时被选为队员的冯丽娟因为对龙舟运动的热爱,而正式开启了她的“划龙舟生涯”。

“划龙舟真的是我的兴趣和爱好,记得第一次参加下水参加划龙舟训练,我都不愿意上岸了。跟队员一起下船,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之后,沙田每次大大小小的划龙舟都有我的份,哪怕是一次缺席,我都会不高兴。“冯丽娟说,自从第一次参加划龙舟开始之后,她就从未缺席过沙田的每一次龙舟运动。

艰苦训练出成绩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回忆起每次参加龙舟比赛前后的点点滴滴,冯丽娟和队员们还是那样激情四溢、激动不已。“划龙舟最辛苦的时候当然是训练的时候,当时的船桨是木制的,每支有3斤多重,每次训练至少要划几千米,训练的强度很大,非常辛苦。记得刚开始训练完回到家里,我是躺在地上的凉席上面动都动不了,感觉全身每个部位都是酸痛的。” 冯丽娟和郭玉兰说,即便如此,女子龙舟队员都坚持下去,因为对龙舟这项运动有深厚的感情。

训练当然辛苦,全身酸痛。下船桨的时候不会扒是最困难的。因为我比其他人迟几年下龙舟,所以我比其他人更勤奋刻苦,为国家争光,怎么样我都要坚持下去。”冯丽娟说。冯丽娟回忆起训练的“艰苦岁月”,第一次参赛前训练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1999年,冯丽娟在内的沙田镇女子龙舟队组建起来后,采取的是封闭式训练。那时正是盛夏,头顶烈日暴晒,身溅热浪汗煎,翻船、折浆不可避免,晕眩,呕吐好似便饭家常,加上妇女的特殊生理,无奈的天然条件,条件异常辛苦,但没有一个人离队。

2007年,沙田女子龙舟队参加在肇庆市举行的广东省第一届体育大会龙舟竞赛中,24名队友被教练选中后,进行了长达近一个月的封闭式训练。每天早上天刚刚亮她们的训练就开始了,有跑步、做俯卧撑、推舟运动等体能训练,也有教练对一些规范性动作和一些战略、战术的训练。每天在水里划艇也达到六七个小时,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皮肤晒得脱皮。加上封闭式的训练是不可以回家看望丈夫和子女,对于她们这些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刚开始是非常不适应的。但队员们还是咬紧牙关,越战越勇。她身上所迸发出来的这种活力,成就了当年的辉煌。

       

        沙田龙舟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冯丽娟说,随着龙舟赛的发展,沙田的龙舟也逐渐向国际标准化、专业化接轨。以前女子龙舟队的教练就是男子龙舟队员,后来,她们有了专业的教练。前几年,沙田龙舟队的“标志性”的跪划式冲刺法也没有了,现在都是统一的标准动作。另外,以前3斤8两重的木制船浆,也改良成为只有8两重的碳纤维材质船浆,不仅划的频率更快,训练强度也减轻了不少。

对于沙田龙舟的传承,冯丽娟和队员们表示没有刻意让子女传承此项运动,但希望通过自身的榜样让下一代学习到沙田的龙舟精神。“一个是我们沙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龙舟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值得我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