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理新规出台大半月 仅约5.1%用户申办供气卡

24.12.2015  10:01
■广州市吉珠路一家气站的员工正在扫描二维码。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广州市吉珠路一家气站的员工正在扫描二维码。

  燃气管理新规出台大半月,企业、市民反应冷热不一

  ■新快报记者 李辰曦/文 ■新快报记者 祝贺/图

  新修订的《广州市燃气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2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广州市开始全面实行瓶装液化气用户凭卡供气制度,全市600万个液化气瓶将全部打上身份标识——二维码标签。同时,用户需凭“广州市燃气用户供气卡”购买瓶装气,明年1月1日起,无供气卡将无法购气。

  《办法》实施大半个月,效果如何?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燃气企业迎来了加装二维码的高峰,有的气站专门雇请人员安装二维码,加班到凌晨已是家常便饭。目前,各燃气企业已经累计完成200万个气瓶的二维码标签安装工作,并以每日约4万个的速度在增长。相比燃气企业加装二维码的热情,市民申请供气卡却显得有些冷清,截至目前,285万户瓶装液化气用户中只有约14.73万用户申请了供应卡,占比约5.1%。

  热

  气站雇5人 负责加装二维码

  前日下午,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大冈村附近一个瓶装液化气加气站,只见工作人员在气站门口开辟了一个“专区”,进行液化气瓶二维码标识的安装和识别工作。用户将液化气瓶运送到气站后,必须先在门口安装二维码,才能进入气站充气。现场多台机器全速运转,地上散落着用于固定二维码的长钉。

  气站一名负责人介绍,自6月份以来,该气站便开始筹备安装二维码的工作,11月下旬,天气转凉,该项工作进入高峰。往年这个时候,每天下午5时就可以基本完成气瓶充装工作,如今要忙到次日凌晨才能完成。

  现场有用户反映,以前半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充气,如今要等到第二天一早才能拿到气瓶,导致当晚无燃气可用,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对此,气站负责人坦言,安装二维码虽然给气站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但是为了杜绝气瓶流向无证经营的黑点造成安全隐患,这项工作必须完成,希望市民理解。

  而白云区东湖村一家“东湖气站”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气站已雇了5个人专门负责安装二维码,以此缓解充装压力。

  冷

  用户怕泄露隐私拒办供气卡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与企业如火如荼地加装二维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民领取供气卡的情况非常冷清。

  在上述东湖气站门口摆了一个摊位,供用户申办供气卡。摊位上明确注明了“2016年1月1日起,无供气卡将无法购气”,但该摊位无人问津,与前来充气的用户络绎不绝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新快报记者现场询问多名用户,他们均对凭卡供气一事表示不知情。一名用户则提出,办理用户卡需提交身份证,担心泄露个人隐私。“我只是暂时租住在附近,明年3月就要搬走,到时气瓶不用了,身份证信息怎么办?

  针对市民的担忧,广州市城管委燃气处处长谢亮昨日表示,实行供气卡制度主要是为了全面有效打击瓶装气掺假、缺斤短两等不法行为,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会严格保密。他强调,气瓶上安装的二维码已经过加密,必须下载专门研发的App才能扫描成功。此外,用户如果因为搬迁等原因,在其他地方再次申请供气卡,上一次的注册信息将自动注销。

  “市民完全不需要担心泄露个人隐私,为安全着想,希望大家尽快办理供气卡。

  误区

  拆别人的二维码装自己的?一旦查出最高罚5万元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有的燃气企业由于对《办法》不熟悉,在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

  上述东湖气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时收到空气瓶,发现已经安装了其他公司的二维码标签,为了顺利充气,工作人员在核实了气瓶并非过期报废瓶后,会将二维码拆下,并重新安装本公司的二维码。记者走访发现,其他多个瓶装液化气供应站也出现这种情况。

  对此,广州市城管委燃气处处长谢亮昨日表示,《办法》明确规定,私自更改其他企业的气瓶产权标识或破坏二维码标签,将会被处以罚款3万元至5万元。

  提醒

  明年元旦起无供气卡将加不到气

  截至目前,285万户瓶装液化气用户中只有约14.73万用户申请了瓶装液化气供应卡。谢亮坦言,目前凭卡购气制度在普通居民中的知晓率不高,有的燃气企业为了调动市民办卡的积极性,甚至发起了“办卡送保险、优惠5元”的活动,然而办卡进度依然缓慢。

  谢亮说,明年1月1日起,广州无供气卡的用户将不能买到瓶装气,市城管委提醒市民,为避免家中用气受到影响,请尽早办理供气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市民可前往离家最近的瓶装液化气供应站点,免费申请办理用户供气卡。

  ■链接

  今年已查处 逾千燃气黑点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有瓶装液化气用户285万户,气瓶数量约600万个,年用气量约57万吨,每天约有10万个气瓶“游走”在广州市的大街小巷。除了仅有39家合法供气企业,更有数量众多的个体商户,以及大量不法经营者,长期从事违法经营。这种经营状况带来监管上的困难,也导致广州市的瓶装液化气供应市场经营秩序较为混乱。

  目前,全市各区共摸查出瓶装液化气各类无证经营点1164家,累计整治无证经营点1129家,规范35家,整治率100%。

  管道燃气

  明年“进军”城中村

  除了实行瓶装液化气用户凭卡供气制度,铺设燃气管道作为取代瓶装液化气这种难于监管、安全问题频出的供气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年初,广州市城管委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管道燃气三年(2014-2016)发展计划。截至今年12月15日,全市新增管道燃气覆盖用户57.2万户,已超额完成50万户的年度计划。其中,越秀区基本完成了管道燃气全覆盖工作。

  谢亮昨日表示,广州市管道燃气用户与瓶装液化气用户的比例是3:7。三年发展计划提出后,希望将这一比例反转。经过两年的努力,广州市目前已完成了管道燃气覆盖约90万户。谢亮直言,接下来的一年,将是三年计划中最难攻克的部分——城中村的管道燃气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