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对口帮扶兴宁成效初显 16个村1884贫困户受益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 广州天河区对口帮扶兴宁市9镇16个贫困村,涉及贫困户1884户,贫困人口7483人。自2013年7月这项工作启动以来,天河区共筹集资金4937万元,开展帮扶项目357个,16个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均不足2000元,大幅提高到近6万元。
●本报记者 钟智跃
特约记者 黄佑鹏 林 东 钟思婷
多策并举帮扶发展
帮扶工作不是帮贫困户养猪种果、打工挣钱提高收入就交差完事。省委部署“双到”工作的目的是要从思想认识、生产技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党组织建设上全面拔除“穷根”,真正实现贫困人口的持续发展和持久脱贫。为此,天河区的帮扶工作坚持“靶向疗法”,根据不同村镇的实际制定长远规划,根据不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自身发展条件拟定脱贫措施。
去年7月,天河区对口帮扶兴宁市工作启动以来,驻派干部悉数到位,认真积极调研兴宁市9镇16村的落后困难,协作制定各项帮扶方案。住房改造、帮助贫困户参加新农保、修路筑堤……各项帮扶的基本保障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天河区东站地区管委会投入9万多元,为对口帮扶的横陂镇联丰村全村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农民生病住院最多可报销80%的费用,解决农民生大病看不起病的难题。天河区教育局投入帮扶资金26万元,为龙溪村修建了800米水泥村道,沿线受益村民1000多人。
兴宁市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河区对口帮扶以来,先进的管理理念让村级管理更加规范。在近段时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16个贫困村在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支持下,一批政治素质高、发展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村“两委”班子,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因势利导整村推进
合水镇中官村是革命老区村,由广州市天河区环保局帮扶。全村495户中贫困户有103户。在对口帮扶中,天河区环保局因地制宜,计划投入资金18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建设“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把中官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至目前,已投入460多万元帮扶资金,取得初步成效。
“因势利导展开帮扶工作,才能有效摘掉‘穷帽子’。”黄陂镇联丰村驻村干部吴则波说。在联丰村村委楼前方,一栋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制衣厂厂房正在搭架建设,这是帮扶引进的一个项目。据悉,制衣厂投产运行后,可解决至少160名贫困户村民的就近就业,还可为联丰村带来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
此外,帮扶计划还将对联丰村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吴则波向记者介绍,联丰村有著名的汉文化基地刘氏宗祠,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旅游资源单一,难让外人留下。今年,将借助附近上翁坑水库建设休闲游农庄,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挂钩,提供农民自产的绿色菜肴,让联丰村成为一个可看、可玩的乡村特色旅游景点。日前,联丰村和中官村还双双被列为广州市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中官·天河幸福新村”工程项目,建筑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设50套安居房,可安置50户住房困难户。
据统计,2013年底,16个贫困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达3.255万元,比帮扶前增加3.083万元,提前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2014年达到3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现已达到近6万元。
齐牵手共建产业园
日前,天河区对口帮扶兴宁市增添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天河区、兴宁市举行党政“一把手”联席会议,签订了共建产业园框架协议(如上图)。对口帮扶工作近一年时间以来,兴宁市大手笔规划、大规模建设,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天河区看到了该市强劲的发展势头。共建产业园的念头应运而生,成为双方推进对口帮扶的战略举措。双方协议,充分发挥天河区的资金、信息和技术等资源优势,结合兴宁市的空间、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不断健全合作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园,并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省级产业园。
天河区还创新帮扶方式,筹集800万元(每村50万元),统一入股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既支持兴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又增加了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