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GDP增6.9% 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

20.01.2016  12:58

综合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分季度看,2015年一、二季度同比均增长7%,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 

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另外,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超过同期6.9%的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 

2015年经济亮点 

城镇就业人数新增超1200万  

去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根据人社部的数据,去年我国连续第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200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低于5%的控制目标。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不降反升,简政放权等改革红利的释放是重要因素,而服务业等吸纳就业渠道的变化也印证了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变化。 

CPI全年温和上涨1.4%  

去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较2014年进一步回落0.6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年度3%的预期目标,也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的物价涨幅新低。价格指数低位运行反映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意味着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第三产业撑起半壁江山  

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从年度数据看,这是第三产业GDP占比首次过半。在第二产业增速换挡之际,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稳定器作用,并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去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这都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仅比上年实际增长2.8%。受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等影响,“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引擎动力减弱,稳投资要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拉动有效投资。 

进出口总值6年首现双降  

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8%,进口同比下降13.2%,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双降。外需低迷是去年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我国外贸压力依然较大,传统竞争优势仍在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培育还需要时间。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