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还老乡1.5万欠款寻人七年
10月14日,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中路,汪铁军(右)告诉记者,时间过得越久想找到姜伟平的心愿就越强烈。记者 李健 摄
新闻进行时
借钱
2006年夏,汪铁军在中山经营餐馆出现困难,找到湖南老乡姜伟平借钱。对方倾囊相助3万元,拒收借条。
失联
一个月后,姜伟平回湖南老家,欠款还剩1.5万元没还。半年后,汪铁军准备还钱时,发现对方失联。
寻人
7年间,汪铁军频繁往返于广东和湖南找人,坚持不更换电话号码,却一直都没得到姜伟平的消息。
8年前,在广东打工的湖南人汪铁军受老乡姜伟平恩惠,对方倾囊资助三万元,帮助他的小餐馆脱困。
之后,姜伟平因事匆匆回到长沙,两人失联,而那3万块欠款,汪铁军当时只还了一半。
7年的时间,汪铁军一直穿梭于长沙与广东之间,踏遍大街小巷,奈何苦苦追寻仍然无果。
“我实在是毫无办法了。”10月13日上午,汪铁军拨通了本报新闻热线96258求助,“时间过得越久,想把这钱还上的愿望就越强烈!人得讲诚信!”
放弃高薪回广东找恩人
10月13日下午3点,在星沙文化公园,记者见到了汪铁军。40岁的汪铁军个子不高,瘦瘦弱弱。
3年前,返回长沙后的汪铁军在中南汽配城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经努力打拼月薪已过万,家里买了商铺出租,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但家人都认为,如果6年前他没有从长沙返回广东中山市,他的收入和境况或许还要更好。家人都不理解他6年前为何放弃高薪返回广东。
“我就是想找到她。”汪铁军激动地解释。汪铁军口中的她叫姜伟平,是他的恩人,比他大4岁,是汪铁军当年在广东中山市经营湘菜馆时认识的一位湖南老乡。
借款3万拒要欠条感动老乡
汪铁军介绍,他于2000年去广东打工,开了个小餐馆。2003年,汪铁军在一家小歌厅里结识姜伟平,“她一口湖南口音,很亲切,就跟她聊起来了,后来慢慢就熟了。”不过,两人的交情算不上特别深厚,至少一个多月才能见上一次面,但却有着互帮互助的同乡情谊,“不论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说一声准来。”
如此淡淡相交了3年,2006年8月,汪铁军的餐馆经营出现困难,需钱周转,于是他试着开口向姜伟平借钱。“我开口就是借三万,很多人都推脱了,只有她二话不说就借给了我。”
汪铁军回忆,姜伟平当时在一家名叫鸿达的玩具厂做技术工人,收入不高,借钱当天,她取了现金亲自送了过来,还说了一些鼓励他的话,“谁都有个难处,只要你不懒肯定会尽快好起来。”更让汪铁军感动的是,当时并没有旁人在,姜伟平主动不要汪铁军打欠条,“从她手里接过钱时,我当场就哭了”。
恩人回湖南后突然失联
借钱给汪铁军一个月后,姜伟平就上门告辞,“她说她家中有事,或许以后就留在老家了,有机会还会来中山。”闻言,汪铁军连忙四处借钱,准备还清姜伟平的欠款,可惜只借到了1.5万元。
半年后,汪铁军将餐馆转让,有了5万元闲钱,准备一次性还给姜伟平,却突然联系不上她了。姜伟平长沙的手机号码欠费停机。汪铁军坚持每周拨打一次,直至被告知“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止使用。”
为寻人5年不换电话号码
按照原定计划,汪铁军的新生活按部就班地展开:2007年春节返回长沙后,他很快拿到了驾照,应聘到了一份月薪近3000元的工作。工作的同时,他并没放弃寻找姜伟平,“她的姓很少,我遇到宁乡人就问,可就是没人认识她。”
这一年中,他为了让姜伟平找到自己,也一直给广东的电话号码缴费。这样寻找一年依然无果后,收入逐步提高的汪铁军突然做出了让家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返回广东中山打工,“她说她可能还会回中山的。”
在广东打工又是3年,汪铁军频繁往返于广东和湖南找人,坚持不更换电话号码,却一直都没得到姜伟平的消息。
2011年,迫于家庭压力,汪铁军返回了长沙工作,广东的号码这才换了,“但这件事却一直压在心里面,像一个结。”
独白
她帮我找到人生新起点
汪铁军说:“她借给我的不光是钱,还有生活的信心。”
“当时解决了我的困难,也帮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汪铁军认为,自己如今能过上好日子,都是得益于姜伟平借给自己的3万块钱。
汪铁军坦陈,时隔多年,他才有勇气直面当年的事。“当年餐馆经营不善都是自己好逸恶劳,当时自己年轻,一个人经营餐馆觉得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006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当汪铁军找到姜伟平支支吾吾表达借钱的意思时,“很是心虚。”让汪铁军感到意外的是,姜伟平根本就没有问他为什么经营不善,并拒绝让汪铁军打欠条,“她说我借钱给你就是信任你,只要你不懒肯定会好起来的。”
这些话,此后一直激励着汪铁军。“我听了她的话就开始计划怎么努力拼搏、赚钱,还这份恩情,如果她像别人那样不肯信任我,我或许还在耍闹着过日子,我真的太感激她了。”
后来的日子,汪铁军从小老板变成了一个打工仔,但从没忘记要努力拼搏,“驾照三个月就拿到了,做销售我一直是公司的冠军。”
汪铁军说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这位好大姐,“除了还钱,我还要还她的情,只要她有需要,我一定力所能及地帮助她。”■记者 梁筱石 张浩 实习生 罗雨晴 刘宇
连线
诚信寻债主,多地曾上演
1997年,在汕头做服装生意的温州商人谢岩斌,欠下两位毛衫供货商18万多元的货款。2014年春节,谢岩斌回到汕头,开始了千里还债的旅程。最终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谢岩斌还清了17年前的债。
为还清30年间欠下的50多万元债务,浙江永康农民沈森彪,这个靠养猪起家的65岁老汉,不管债主更名、迁居还是去世,坚持“人散账不灭”,苦寻债主。到2014年9月22日,106名债主都已找到。
2014年端午节前,江苏省高邮市个体经营户马春松突然病故,其生前曾借过一些钱,但没有留下具体账目。马春松的妻子王瑞华翻出老公的手机,给丈夫的朋友挨个打电话,主动跟十几个人问清3万多元债务,并全部还清。
互动
寻找姜伟平 帮诚信人还愿
姓名:姜伟平
性别:女
年龄:44岁
1970年出生,宁乡县人,曾在中山市鸿达玩具厂工作,是厂里的技术工人,身高约1米63,长发及腰,中等身材,不胖。
“她说她老家在花明楼一带。当时父亲去世,母亲健在,家中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哥哥,嫁在当地,有一个女儿。”汪铁军说,“算起来她的女儿今年约23岁了。”
10月14日,三湘都市报记者经多方打听,找到了一位籍贯宁乡、1970年出生、叫姜伟平的女性。请汪铁军辨认照片后,他称这并不是他要找的姜伟平。
如果你有姜伟平的消息,请拨打本报热线96258,帮助一个诚信的普通人了结一个心愿。
编者按
一个普通的湖南汉子,一笔迟到8年的欠款,一场历时7年往返两城的寻觅……从汪铁军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诚信”在闪光。
对待他人,诚信是良心,“ 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以诚待人,才能取信于人;对于自身,诚信是尊严,“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诚实守信乃君子立身之本。
在“信任危机”此起彼伏之时,汪铁军们对诚信的恪守,才显得弥足珍贵。惟愿这种珍贵化成一种力量,一个火种照亮诚信道德的回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