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法》实施16年 羊城每年31.5万人无偿献血

01.10.2014  10:09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张学元 陈锦艳

  从血液买卖到无偿献血,从计划献血到自愿献血,从年献血几千人次到年献血31.5万人次……广州的无偿献血事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献血法》的实施只是中国各地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开端,然而,让当地群众接受、参与无偿献血,还需有符合地方不同阶段的激励机制。16年来,广州医疗临床增至现在年用血量100吨,且100%实现公民无偿献血。寻其成功的原因,既有《献血法》的助推发展,也有地方配套法规文件助该项法律顺利落地。

  借助《献血法》满16周年的契机,回顾广州各项无偿献血配套规定出台和实施的历程,能更清晰地认清到广州无偿献血的发展脉络。

  第一里程:

  1988年,《广州市公民义务献血工作管理办法

  单位每年须有2%职工献血

  在《献血法》没有出台之前,广州实行的是义务献血,参与献血的人寥寥无几,离满足临床献血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而且采供血也不规范,“黑血站”的运作带来了乙肝等传染病的传播。广州市于1988年出台了《广州市公民义务献血工作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当时的“市血站”的职能和业务范围作了管理要求:即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并规定各医院不准私自组织外出采血或接受献血。

  针对当时采供血严重缺乏的情况,《广州市公民义务献血工作管理办法》分配了任务,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献血人数分别不得低于2%,高等院校、部队每年参与献血人数分别不得低于5%。

  另外,对于献血者的鼓励是与单位完成献血指标“捆绑”在一起的。完成献血任务的单位职工及其直系家属,由“市血站”凭登记表按其已献血量酌情供血,原则上供血量不超过已献血量,如病情需要超量供血时,需交纳用血费用。本人及其直系家属(特指父母、子女和配偶,下同)因病需要用血时,可凭自愿无偿献血卡和病人身份证件,由供血单位优先免费供应与无偿献血等量的血液或血液成分。

  第二里程: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广州开启无偿献血时代

  1998年,国家颁布实施《献血法》宣告义务献血制度的结束,无偿献血开始步入“正轨”。《献血法》全面地明确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的职能和责任、血站性质和管理、献血者的献血量、采供血的安全和使用,鼓励和惩罚政策。

  “当时只有依法推行公民无偿献血制度,禁止血液买卖,才能杜绝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隐患,是保证医疗临床用血安全的根本途径,又能保证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健康。”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介绍说,《献血法》出台后,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广州无偿献血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2002年,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显示,《献血法》实施4年,广州共有46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是1984~1998年总数的15倍;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献血法》实施前的不足9%,上升到60%多。但由于到广州求医的患者增多,血液需求剩下40%的缺口,广州需要从省内其他城市调拨。

  第三里程:

  2004年,《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及配套文件

  新政鼓励献血者自愿献血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解决广州医疗用血不用向其他城市调剂的问题,广州市曾尝试增加闹市固定采血点、延长采血服务时间等方案,但仍难以满足临床用血的要求。2004年10月1日,广州市政府制定的《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广州市免费用血办理规定(试行)》和《广州市用血互助金管理规定(试行)》两个配套文件同时实施。

  “此《规定》是《献血法》的地方配套规章,是根据广州市献血工作的实际制定的,目的是保证广州市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付涌水介绍,对比以前的相关政策,该《规定》其中一大亮点是“鼓励献血者自愿献血”。

  据介绍,对于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的用血权利,该《规定》改为:无偿献血200毫升以上,本人用血时可以免交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运输等费用;无偿献血累计600毫升以上,献血者本人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用血时可以免交上述费用。

  据介绍,《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出台后,“自保”般的鼓励政策吸引了大批市民参与无偿献血。付涌水评价当时的无偿献血工作,“实现了两大飞跃:一是实现了有偿、义务献血向无偿献血的顺利过渡;二是实现了无偿献血指令性计划指标模式向自愿无偿献血模式的转化。无偿献血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第四里程:

  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无偿献血网点建设实施方案

  到2016年,全市人口献血率要达3%

  “医改政策落地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广州用血量开始剧增。2010年左右,广州的用血量增长得比较快,但是采血量的增长却跟不上。”付涌水介绍,特别是郭美美事件等负面新闻对采血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无偿献血步入增长缓慢期,至今仍经常出现血库供应紧张的局面。

  近年,广州医疗事业发展较快,成为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广州的用血量一直排在全国城市的第二位,年度用血量超过1亿毫升,献血人数超过31.5万。“但广州的血液还是长期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

  为了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广州探求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2014年6月,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广州市无偿献血网点建设实施方案》。两份文件要求,到2016年底,要完成在全市新建18个固定献血屋,集体献血量达到40%以上,全市人口献血率达到3%以上的目标。此外,国家机关、各系统企业事业等单位每年至少组织相应比例的干部、职工献血1次。

  两文件还提出,广州将组织制定《广州市血液应急预案》,建立不少于1.5万人的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和确定300个应急献血单位,在献血淡季应急单位献血人数应达到单位总人数的12%以上,确保在献血淡季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临床用血需要。广州还将鼓励医院开展自体输血业务,将自体输血费用列为医保报销项目。

  “《献血法》只是规定了无偿献血这趟列车步入正轨,列车是否跑得快看地方怎么加油。过去每个符合广州实际情况的配套政策的出台,都能为无偿献血加速,相信今年新出台的配套文件,能将广州无偿献血事业带入新的发展里程。”付涌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