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CPI同比涨1.6%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

10.08.2015  12:48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3%。前7个月,CPI同比上涨1.3%。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7月份1.6%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与新涨价因素均约为0.8个百分点。

从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看,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91个百分点。其中,鲜菜、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分别上涨10.5%和7.6%,分别拉动CPI上涨约0.30和0.5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6.7%,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

7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3.6%、2.9%、1.9%、1.7%、1.0%和0.8%;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8%。

当日公布的工业价格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0.3和0.6个百分点。当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6.1%。1至7月平均,PPI同比下降4.7%。

■新闻分析

猪肉下半年不会现暴涨行情

9日发布的物价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物价稳是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重要特征。尽管7月份CPI同比涨幅为年内新高,但自去年9月开始,CPI同比涨幅已连续11个月位于2%以下的区间内,物价反弹力度较弱。业内认为,猪肉价格的连续上涨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升的重要原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物价低位运行为稳增长、促改革提供了政策空间。

这些天猪肉价格见涨,菜价也不算低。黄瓜、扁豆一斤差不多都要四块钱左右。”在北京海淀区天秀花园小区附近的一家农贸市场,正在买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

她的感受可以得到统计数据的印证。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7月份CPI1.6%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虽比6月略有回落但仍处于年内高点,而新涨价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比6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今年春节过后,猪价呈持续攀升走势。据商务部监测,7月6日至8月2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连续四周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分别比前一周上涨3.4%、2.2%、2.4%和2.2%。

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从上个月的0.20个百分点扩大到0.4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介绍说。

余秋梅说,除了猪价外,旅游价格上涨也是推升CPI环比上涨的原因。

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认为,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而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但不会出现暴涨行情。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