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兄弟”背后,是36年的等待!8岁被拐如今终与家人团聚

25.05.2019  15:40

大洋网讯 “哥哥我还认得你。”5月23日上午,在永泰地铁口,邹路友与哥哥邹路生相拥在一起。36年前,8岁的邹路友被人从四川邻水县的姑姑家中拐走,一路到了河北,而后又辗转于全国多个省份,最后流浪到了广州南站附近。近日在广州义工的帮助下,家人终于寻回了在外兜转半生的邹路友。

缘起:8岁遭拐卖离家36年,广州义工南站巡逻发现

我是在一次例行巡查中见到了邹路友。”让爱回家公益促进会关爱街友服务队的义工兼队长张家元告诉记者。5月12日,张家元看到了在南站露宿的邹路友,已经有十多年义工经验的他依照邹路友当时的精神状况判断出,这应该是一个流浪时间较长的街友。

可能是由于不信任,起初邹路友并不理会搭讪,义工们见他饥饿,就给了他一些水喝面包,邹路友吃过后放下警惕,开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时张家元才了解到,这是一个37年未曾回家的流浪者。

通过进一步沟通,义工们了解到邹路友出生于1971年,家在四川邻水县,从小父母离异,在他被拐的那一年,家中除了父亲还有一个哥哥。离家多年来,邹路友从未与家中取得联系,提起多年未见的家人,邹路友眼神满是不安和躲闪。

邹路友的脾性有些急躁,表达能力也有限,对与年幼被拐的那段记忆,他脑中已经非常模糊。8岁那年,由于家中经济困难,邹路友被父亲寄养在了姑姑家中。

只记得某天在姑姑家中出现了一个人,声称要带我去亲戚家吃饭,然后我被稀里糊涂地带走。”直到第二天两人坐上了去河北火车时,邹路友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拐卖,但为时已晚。

在36年的流浪岁月中,邹路友穷尽了谋生手段,他在河北只停留了短短三个月就“逃了”出来,而后辗转天津、湖北等地,他在广州驻留的时间最长。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他只能去工地搬砖,做零活谋生,甚至淘捡垃圾。

辗转:身份信息全无是“黑户”,民警终出具身份证明

在与义工的交流中,邹路友的言语中透露了对家的思念。“曾经尝试过写信,但是并没有收到回信。”但是他并不想回家:“我没有挣到钱,也没本事,回家会让人看不起。

不过经过考量,义工还是坚定了送他回家的念头。“在外流浪的风险很高,饥不择食、露宿街头都随时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36年还能够存活下来已经是奇迹。

张家元家住番禺,此后几天每逢下班,他都要去南站探望邹路友。“只要你答应,我们就可以帮你联系失散的家人,把你送回家乡。

义工们一边根据邹路友提供的位置信息,与四川当地的户籍和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同时带着邹路友前往临近的派出所查验身份信息。但是通过脸部识别鉴定后,民警并没有找到邹路友的身份信息。

可能是邹路友离家时太年幼,离家时间太长而杳无音信,家乡人都已默认他不在人世。家中户籍页已经被撤销。”民警告诉义工。流浪在外多年,邹路友成了无法证明身份的“黑户”。

不过在经过调查取证后,四川邻水县的派出所民警给予了积极的回复,确定了邹路友正是36年前走丢的孩子,派出所民警通知了正在海南务工的邹路友亲生哥哥邹路生前往广州接人。

归途:将先前往福建打工,过年再回家

22日晚我从海口出发,23日早上抵达广州火车站。”邹路生立马通过电话与义工商定好了对接事项。

23日上午邹路友早早等待在约定地点,只见义工为他梳理了仪容,杂乱的长发也变成了整洁的板寸,义工还为他准备了衣服和一双不是特别合脚的皮鞋。

上午十点左右兄弟俩重逢,虽然阔别36年,但是两人之间仿佛有油然而生的默契,神态、口音和言语风格都极为相似。“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我哥哥。”邹路友说。

两人一开始都有些生疏和拘谨,在一份略显生硬的拥抱后,俩人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兄弟,我们父亲已经没了。”邹路生告诉弟弟,2017年6月15日两人的父亲已经去世,而去世前,父亲叮嘱邹路生一定要找回弟弟。“我这也算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了,虽然他已经看不到了。”邹路生说道。邹路友听后情绪有些触动,但是并没有说话。

我打算先带你去福建泉州,堂哥在那里,我们先找一份工作,赚一些钱等春节再回家过年,你愿意么?”邹路生问道。“当然愿意。”邹路友说。

由于邹路友身份和户籍信息缺失,无法乘坐交通工具,邻水县公安局丰禾派出所开具了一份身份证明。在义工的协调下,他们将先购买从广州到厦门的火车票,而后再转乘大巴前往泉州。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